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
今天是冬至,流傳這么一句話冬至大如年,全國各地這一天都有吃餃子這一個習俗。在中國古代人們就非常重視這一個節氣,各種歡慶儀式和飲食彰顯出歡慶的場面,直至我們今天的冬至。從這一天開始就進入數九寒天,保暖就成了人們出行的話題。而為了迎接冬至,人們會做一桌美食來慶祝。
我家孩子說要吃三鮮餡鍋貼,這個最簡單了,我買了一把韭菜,買了十多個鮮蝦仁,放了三個雞蛋,三鮮餡的食材就全乎了,這個餡是我吃到的最為鮮美,一家三口吃非常過癮,好吃又營養,下面是詳細做法,分享給大家,喜歡吃的朋友不妨試試這個餡的鍋貼。
【鍋貼】
主要食材:面粉300克,水170毫升,韭菜一把,雞蛋3個,蝦仁適量,蠔油一勺,食用油適量,鹽適量。
【詳細做法】:
第一步:我們先來準備300克普通面粉,加三克鹽增加筋性,混合均勻,再分次倒入170克溫水,攪拌成絮狀后。
第二步:下手揉成面團,然后蓋上蓋子,松弛10分鐘再揉一次,把面團揉光滑,再蓋上蓋子,餳面20分鐘。
第三步:接著我們來準備餡料,韭菜去掉不好葉子,洗凈后控干水分,放在一旁晾干,蝦仁解凍清洗干凈。
第四步:在碗里打入三個雞蛋攪散,鍋中油燒熱后,倒入雞蛋液快速滑散,炒成小顆粒狀后盛出晾涼。
第五步:晾干水分的韭菜切成末裝入碗中,加入20毫升食用油攪拌均勻,鎖住韭菜里的水分。
第六步:再把洗凈的蝦仁切碎,不要剁的太爛,如果喜歡吃整個的可以直接放一個。再把放涼的雞蛋碎,蝦肉,加一勺蠔油,適量鹽,做三鮮餡其它的調料可以不放,就吃這三鮮的鮮味,先不要攪拌,放一旁備用。
第七步:面團餳好了取出來,不用揉,直接從中間掏一個洞,轉幾圈,揪開搓成長條。
第八步:下成30個左右的面劑子,可以撒些面粉,防止粘連,再把每個面劑都團圓按扁。
第九步:開始搟皮,注意餃子皮不要搟得太薄。
第十步:都搟好以后再把餡料翻拌均勻。
第十一步:取一張餃子皮,放上我們做好的三鮮餡,對折捏合好。
第十二步:這樣我們一個生坯就做好了,非常簡單。
第十三步:把所有餃子皮全部包好放在蓋墊上,防止搟皮蓋上潮濕的紗布,隨吃隨煎。
第十四步:電餅鐺預熱刷上油,放入鍋貼生坯,全部擺整齊后。再來調一點淀粉水,120克清水加6克玉米淀粉,攪拌均勻。
第十五步:鍋貼底部煎至金黃后,鏟起來我們看看效果,這樣即可,如果鍋受熱不均勻,可以把鍋貼調整位置,全部煎黃。
第十六步:這時我們倒入調好的水淀粉,倒入鍋底填滿的水量即可,因為我們做的是韭菜餡,熟的快,水量不易過多,如果是肉餡的可以再多倒點水,蓋上蓋子燜7~8分鐘鐘左右,淀粉水收干即可。
我們的鍋貼就做好了,關上火,然后在鍋貼上面扣一個大一點的平盤子,手托著盤底,把鍋倒扣過來,這樣鍋貼就出鍋了,非常誘人吧,冰花皮吃著特別的酥脆。
我們的鍋貼就做好了,底部焦黃酥脆,鮮香味十足,咬一口嘗嘗,能吃到蝦肉的鮮美,韭菜的香,一上桌,我家孩子連吃10個,說比餃子還好吃。這次三鮮鍋貼做的非常成功,做少了沒吃夠,下次還做這個餡。喜歡吃的親們也不妨試試這樣做一次,一定會喜歡上的。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里,想吃鍋貼的朋友們收藏起來,做給家人也嘗一嘗吧!喜歡小柒美食就關注我吧,每天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