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
蛋撻,無論是在中餐館或面包店,都是一款非常受歡迎的點心。新鮮出爐的蛋撻香味四溢,外層松脆、內餡香甜,看得人直咽口水。一口咬下去,滿嘴濃香……據資料介紹:一個蛋撻,相當于吃下一碗飯。不難看出,其熱量頗高,少吃多滋味。對于蛋撻的美味,很少人能抗拒,既然如此就要把握分寸,緊記:適可為止,回味無窮。
材料:
低筋面粉100克、黃油(butter)50克、奶油奶酪(cream cheese)20克、牛奶70克、淡奶油(fresh cream)90克、糖粉(icing suger)40克、蛋黃2個
做法:
1、黃油和奶油奶酪,室溫下軟化成固成狀態,直至用手指能輕輕搓個孔。
2、將面粉過篩入,用手將三者抓勻到充分融合,揉成淡黃色的面團。
3、把面團用保鮮膜裹好,入冰箱冷藏20分鐘,再取出。
4、把面團均分成小團,搟開,平鋪在撻模上。
5、用手輕壓面片,壓成撻皮形狀,使面皮緊緊貼在撻模具上。
6、搟面杖在撻模上滾過,把多余的面片切斷。
7、做好的派皮,靜置一旁,松馳20分鐘。
8、預熱烤箱,上下火,220°c。
9、將牛奶與淡奶油混合,篩入糖粉,加入蛋黃,充分攪拌均勻。
10、用漏網把蛋撻水過濾,然后倒入撻皮中,至七分滿。
11、送入烤箱,200°c,中層,上下火,約25分鐘至表面有焦糖色斑點,即可。
小貼士:
1、關于黃油和奶油奶酪軟化,必須軟化到可以很輕松地用手捅一個窟窿的程度,注意千萬不能溶化成液態。一般情況下,國外購買烘焙材料非常容易,幾乎每家超市都有,都不是冷凍的,是溫室銷售,完全可以現買現用,所以不存在軟化的問題。
2、烘烤的時間和溫度僅供參考,請根據各自烤箱的實際情況酌情調整,烘烤至蛋撻表面有焦糖色斑點,即可。
3、因為撻皮在烤制過程中會膨脹,所以蛋撻水只需要裝至7分滿即可,以免溢出。
4、撻皮捏好后,需要靜置20分鐘。否則,撻皮烤制過程中會嚴重回縮,導致蛋撻水溢出,功虧一簣。
5、做好的蛋撻水一定要過濾,這樣撻餡的口感才細膩、潤滑。
6、搟撻皮的時候,底部要盡量捏薄一點,不然底部口感會比較濕,不酥脆。
7、方子中的糖粉,可以用白砂糖代替。如果用白砂糖制作蛋撻水,則需要小火加熱至溶化;待其冷卻后,再加入蛋黃,攪拌均勻即可。
8、烤箱預熱的溫度比實際烘焙的溫度稍高一些,是為了彌補打開烤箱放入蛋撻時損失的熱量。真正的烤制過程是不需要那么高溫度的,一定要記得調整溫度。
9、由于使用的是活底撻模,所以脫模非常容易。手指只需托起底部的圓形鐵片,取走圓環,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