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
快過年了,農村的年味兒比城里更濃,上周末回老家,村里到處都在炸年貨,一進村就聞到了香味。
油炸的食物口感酥脆,味道特別香,重要的是熱量高,特別適合寒冷的冬天吃。炸一些肉丸子、藕夾、小魚等,可以直接吃,香酥可口。也可以保存起來,正月里拿出來燉菜、涮火鍋,怎么都好吃。
小時候我最愛吃外婆做的炸魚,裹上糊后用油一炸,外酥里嫩,連魚骨都炸得酥脆。
炸魚的方法也不難,但是很多人做的炸魚口感皮軟,還有魚腥味,也不入味,一點也不好吃。常見的做法有2種,一種是裹干面粉,一種是裹面糊,大家平時是怎么做的呢?
裹干面粉炸,口感不是很酥脆,但放涼后不會發硬,還是比較軟嫩的。裹面糊炸,出鍋時外酥里嫩,但放涼后口感就變硬了,因此2種做法都不是很好。那炸魚該怎么炸?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外婆的經驗。
外婆做了幾十年的炸魚,經驗豐富,牢記“3步走”,保證炸魚外酥里嫩,咸香入味,沒腥味。
『炸魚』
炸魚的食材很關鍵,一般是一指長的小魚,或是魚塊。小魚的口感是最好的,腥味小刺也小,油炸后基本沒腥味,連骨頭都炸酥了,非常好吃。
1、準備一些小鯽魚,開腸破肚,處理干凈,用清水沖洗掉血水,瀝干水分。
2、小魚放入盆中,加入適量蔥段、姜片,再加入適量食鹽、生抽、蠔油、白胡椒粉,攪拌均勻后腌制半小時。無論是魚還是肉,都不能直接油炸,那樣有腥味,還不入味。用蔥姜、調料腌制一會兒,能去除魚腥味,讓魚肉提前入味,炸出來后更香。
3、準備一盤紅薯淀粉,加入自己喜歡的調料,比如花椒粉、孜然粉、胡椒粉等,攪拌均勻。
4、將小魚放入淀粉中蘸一蘸,裹上薄薄的一層就行了,不要太厚。和面粉相比,紅薯淀粉的吸水性好,糊化溫度高,顆粒也大,油炸后口感更酥脆,放涼后也不皮軟。
5、鍋里倒入多一些油,油多了能把食材快速炸熟,口感更酥脆,也避免吸入過多的油而油膩。
6、大火將油溫升至六成熱,轉中火,下入裹了淀粉的小魚,下鍋后不要翻動,炸至定型后翻面,炸3分鐘后顏色微黃后撈起瀝油。
7、開大火把油溫升至八成熱,倒入小魚再次油炸30秒,注意觀察,當顏色金黃后立刻撈出,多炸幾秒鐘就會糊,油炸小魚就做好了。
用這個方法做的炸小魚顏色金黃,口感酥脆,當菜當零食都很不錯,宅家必備,學起來吧。
『炸魚的技巧』
炸魚有3個關鍵的步驟,就是腌制、裹紅薯淀粉、復炸。
腌制能有效去除魚腥味,并且讓小魚提前入味。
紅薯淀粉吸水性好,能吸收魚肉的水分,讓魚肉炸得更酥脆。顆粒大,油炸后容易起泡,產生顆粒感,口感更酥脆。
高油溫復炸,能逼出多余的油分,吃起來香而不膩。同時也去除了殘留的水分,能長時間保持酥脆。
這篇文章對您有用嗎?如果覺得有用,請大家給我點贊、評論、轉發、關注,讓更多的人都學到技巧,下次我會繼續給大家分享有用的美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