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
中西甜點中都少不了酥皮這一角色,千層酥皮的點心在甜點中永遠都是那么閃亮,層次分明的酥皮,一口咬下滿滿是碎渣的爽感,忍不住又拿起第二塊,這是任誰都不能放下的香酥。
▲漂亮的榴蓮酥
▲美味的酥皮羊角面包
中式酥皮和西式酥皮的起酥原理都是一樣的:在面團中裹入油脂,經過反復折疊,形成數百層面皮-油脂-面皮的分層。在烘焙的時候,面皮中的水分受高溫汽化,沖擊的水蒸氣膨脹開來面皮,就形成層次分明又香酥可口的酥皮。
聽說能夠開酥很難,酥皮面并的制作又分為傳統制作和快速制作,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學學一塊成功的酥皮面團是怎么制作的吧!
酥皮面團的制作首先就是要油面結合,油面結合的方式有傳統和快速兩種,傳統的包法是將面團包住黃油或是將黃油包住面團,而快速方法是將黃油和面粉混合在一起。
傳統酥皮制作方法
材料
面粉(T45)500
需要融化的黃油85g
固體鮮黃油300g
水265
鹽5g
先把85g黃油融化,在面粉中加入水和鹽,倒入黃油,就開始揉面了。面團大致揉成團狀,表面光滑即可,這樣做出來的酥皮更易折疊。注意要用勺子進行攪拌,使用攪拌器會讓面絮纏在上面
揉好面團之后,把面團搟成1厘米厚的面皮(最好在冰箱中冷藏松弛20分鐘)。
在傳統的制作方法中的包法有三種:四角折中心法、一包一全包法和一包一半包法。
四角折中心法:將黃油放置在面皮中間,面皮的大小為黃油的兩倍,四角包起黃油即可
▲四角折中心法
一包一全包法:把黃油放在面皮的下半部分,面皮長度為黃油的兩倍,但底下稍留約幾指,以便上折,把面皮的上半部分向下折,底上留的幾指向上折,包住黃油。
▲一包一全包法
一包一半包法:面團搟成黃油的1.5倍長度的長方形。寬度比黃油的寬度稍寬約兩指,把黃油放在面皮的下三分之二部分, 把面皮余出的三分之一部向下折,壓住黃油1/2。面皮和黃油向上折,包住。
▲一包一半包法
以上是面包油(正包)的情況,油包面(反包)能夠使用甜點更加香酥,只要將以上的換成黃油包面皮即可。
快速酥皮制作方法
材料
低筋面粉140g
冷凍黃油100g
冷水50ml
糖6g
鹽4g
將面粉和黃油放入冷凍過的碗中進行攪拌,用刀將黃油充分融入到面粉中形成一塊塊的黃油屑(注意溫度不要過高使黃油融化)。
在黃油屑中加入冷水、糖和鹽后攪拌揉面,將面團表面揉至光滑出膜,放入冰箱中冷藏1小時松弛后進行折疊,每次折疊后切記需冷藏松弛。
注意快速制作所有材料都需冷凍,這樣做出來的面團才完美。
千層酥皮的奧秘
不管是傳統做法還是快速做法,想要做出層層酥脆,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將面團折疊,折疊是酥皮面團的靈魂。折疊的層數越多就會口感越松脆,而達到6次這樣的折疊的千層酥皮最能烤出松脆的成品。若再繼續疊下去卻使每次的薄度超過極限,可能發生大量的斷層情況。
將面皮搟成長條后進行折疊(搟的時候需要格外注意,先用搟面杖敲打至薄一點,然后從中間開始,向上一點點推搟,再向下一點點推搟,注意搟面杖不要往返,就是說搟過去不要再搟回來,否則容易混酥)。
折疊的方法有兩種,最平常的疊法為單折法,需要疊六次,把面皮分為三分,上面1/3與中間1/3相疊再用下面1/3包好。
▲單折法
另外一種為雙折法,需要折疊三次。將面團分為四份,最上面的1/4和最下面的1/4與中間相疊,疊好后再上下對稱相疊。
▲雙折法
每折一次轉90°角搟成原來的長度后再進行一次,(單折法折疊兩次;雙折法折疊一次為一個回合)一個回合后包好保鮮膜放入冰箱中冷藏松弛1小時(趕時間的話可以半小時)每回合重復三次,第三次的冷藏時間可為10分鐘。
以上兩種搟面法適合四角折中心法,一包一全包法所包的面團和快速制作的面團。
而一包一半包法所包的面,由于在我們包面的同時已經完成了一折,所以只余下五折了。就可以做兩次雙折法一次單折法。或五次單折法。或三次單折一次雙折,一共完成六折。
注意事項
每次冷藏過后都需要轉90°才能夠完美的開酥。
松弛的目的是使面團舒展,變得容易搟開,不回縮。夏天開酥是比較痛苦的,黃油容易漏出來,搟開一次之后,就要放進冰箱冷藏一陣,讓黃油凝固。
在包面的過程中一定要小心不要包進氣泡。
怎么樣?學會了嗎?學會做一份好的千層酥皮不僅可以做葡式蛋撻、做拿破侖,還可以做蝴蝶酥、酥皮派,各種各樣的糕點,我想沒有人會拒絕這樣的一份誘惑。
* 文章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刪除
—END—
這一份香酥的美味能做出什么樣的點心呢?一起來討論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