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guān)
這是北京人最愛吃的醬肘子,千人千味,不是正宗的,只算是本家自己的口味。
做法不難,將豬前肘剔骨,骨頭可以煲湯,刮凈皮上的毛,就直接放在湯中慢慢燉。
為嘛要叫醬肘子呢?
因為傳統(tǒng)的醬肘子,要放一小碗黃醬湯到鍋里,于是這肘子便有了醬香味兒。
現(xiàn)在的調(diào)料種類繁多,可以選自己喜歡的來放。就比如我家的醬肘子,會放兩塊北京的玫瑰腐乳,還要舀小半碗腐乳汁放湯里。這樣醬出來的肘子皮亮發(fā)紅,而且腐乳的味道若有若無,特別的好吃。
所謂的老湯也簡單,就是上頓的醬湯留著這頓用,這頓的留到下頓用,如此反復(fù),總有一部分老湯在里面。但每次也都要往里兌新湯、新作料。老湯中香料撈不撈出就隨個人了,短時間內(nèi)再用,就放冰箱冷藏保存;長時間再用,就放冰箱冷凍保存。
北京人喜歡涼吃肘子,切片,咸味夠就直接吃,咸味差點(diǎn)兒的,可以蘸著蒜醋汁吃。涼吃肘子過癮、不膩,尤其是肥的,越吃越香。
【醬肘子】
材料:豬肘子兩個,老湯一碗,清水適量,醬油適量,玫瑰腐乳兩塊,腐乳湯適量,鹽適量,八角兩個,花椒一撮,桂皮一小塊,姜一塊,
制作過程:
1.兩個肘子讓商家?guī)椭薜艄穷^,骨頭留著煲湯;
2.用小刀將肘子皮上的小毛刮干凈,再清洗干凈;
3.老湯從冰箱冷凍室中取出,解凍,因為富含膠原蛋白,所以始終處于凝固狀態(tài);
4.將老湯倒入鍋中,開大火融化;
5.再倒適量的清水,將材料中提到的調(diào)料入鍋;
6.兩個肘子直接放進(jìn)湯中,煮開后撇去浮沫,轉(zhuǎn)小火,蓋蓋子,慢慢燉,中途可翻兩次身,便于全面入味;
7.直到用筷子能較輕松地扎透肘子肉最厚的地方,關(guān)火,肘子不撈出,泡在湯里兩三個小時;
8.肘子撈出后,放入保鮮袋中,用手團(tuán)成團(tuán),再將袋子口擰緊,放入冰箱中冷藏保存,變涼定型后再食用;
9.剩下的湯倒入大碗中,晾涼后入冰箱冷凍保存,下次再醬時取出再用;
10. 冷藏定型后的肘子取出;
11. 切片后可直接食用。皮筋道,肉爛香入味,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絲絲入味,口口溢香。下酒或者卷大餅倍兒棒!
小貼士:
醬脖子的作料可以隨自己喜歡做些調(diào)整,醬汁濃一些寬一些才好;醬好的肘子泡在湯里,可以吸足味道,再團(tuán)成團(tuán)放入保鮮袋中,這樣切出來的肘片連肥帶瘦帶皮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