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
一、飲食組成與冠心病
(一)脂類影響
1.脂肪數量:飲食脂肪的質與量對血脂水平有影響,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飲食脂肪攝入總量與動脈粥樣硬化癥發病率和死亡率呈明顯正相關。飲食脂肪總量是影響血中膽固醇濃度的主要因素,攝入脂肪占總熱能40%以上的地區,居民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率明顯升高。日本人均攝入脂肪量為總熱能10%,動脈粥樣硬化癥者較為少見。who證實55歲男性每人每天攝入脂肪量,或占飲食總熱能的比例與冠心病死亡率之間呈明顯正相關,故減少飲食脂肪攝入是防止冠心病的有效措施?!锻扑]的每日膳食中營養素供給量》規定,飲食脂肪的供給量為年齡45歲以上應占總熱能20%~25%。
2.脂肪質量:飲食脂肪的質比量對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率影響更加重要。飲食脂肪由甘油三酯等組成。人體每天必須從食物中獲得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稱為必需脂肪酸。亞油酸是合成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物質的原料,可降低血清膽固醇濃度和抑制血凝,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形成;與冠心病發生關系非常密切。魚類含有較多多不飽和脂肪酸,吃魚較多的日本人和吃橄欖油較多的地中海沿岸居民冠心病發病率并不高。丹麥人攝入脂肪140g/d,而英美人為120g/d,冠心病發病率與死亡率均較低于后者,因丹麥人飲食中動物脂肪較少,而英美人飲食中每天動物脂肪可達loog,提示脂肪質比量對冠心病發病影響更大。脂肪酸所起的作用取決于其飽和程度,飽和脂肪酸對血膽固醇的影響取決于碳鏈的長度;軟脂酸和豆蔻酸可使血膽固醇明顯升高,短于12碳的中鏈脂肪酸對血膽固醇影響較小,但硬脂酸和中鏈脂肪酸能使血甘油三酯升高。飲食中各種脂肪酸對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影響是肯定的,亞油酸的最小有效劑量是占總熱能3%。含亞油酸豐富的食物(表18―1)以植物油為主。
表18-1 食物中亞油酸的含量(g/100g)
食物名稱脂肪(g)飽和脂肪酸(g)單不飽和脂肪酸(g)多不飽和脂肪酸(g)p/s值膽固醇(mg)
豬油99.042.345.18.40.2085
牛油99.051.141.76.20.1289
羊油99.062.033.23.90.06110
雞油99.025.645.325.71.00107
鴨油99.028.847.920.30.7155
黃油82.548.128.34.80.10295
豆油100.014.820.962.84.24-
玉米油100.015.236.548.33.18-
花生油100.019.942.537.61.89-
芝麻油100.012.540.946.63.73-
棉子油100.027.916.555.61.99-
菜子油00.04.574.021.54.78-
米糠油100.020.844.135.21.69-
豬瘦肉28.810.110.24.00.4077
豬肥肉90.837.945.27.90.21107
豬肉59.823.929.65.90.3992
豬肉松12.44.25.52.00.48103
豬肉皮22.77.312.42.80.38132
豬舌11.84.35.81.80.42116
豬心6.62.31.43.01.30158
豬肝4.01.81.00.60.33368
豬腎3.41.50.91.00.67405
豬肚2.71.51.00.20.13159
豬腸15.65.26.92.80.54180
小肚41.020.216.04.80.2458
牛瘦肉6.22.92.70.60.2163
牛肥肉34.516.015.33.10.19194
羊瘦肉13.65.85.91.70.2665
兔肉0.40.20.10.10.5083
牛奶4.22.51.40.30.1213
全脂奶粉30.618.99.91.50.08104
脫脂奶粉1.00.60.30.10.1728
羊奶4.12.61.20.30.1234
雞肉1.20.30.50.41.33117
鴨肉6.01.52.81.40.9380
雞蛋黃30.07.713.04.40.571705
大黃魚0.90.30.40.20.6779
帶魚3.81.41.70.60.4397
鯧魚6.22.52.90.90.3668
白鰱6.12.02.91.20.60103
胖頭魚0.90.30.40.20.6797
鯉魚1.30.30.80.31.0083
鯽魚3.40.91.80.70.7893
黃鱔1.20.40.40.41.00117
烏賊魚5.53.00.42.10.70275
對蝦0.70.30.30.10.33150
5.磷脂:在肝內合成,以結合蛋白的形式在血液中運輸,卵磷脂是血漿主要成分。卵磷脂使膽固醇酯化形成膽醇酯,酯化作用增強時,膽固醇不易在血管壁沉積,或使血管壁的膽固醇轉入血漿而排出體外。黃豆卵磷酯有效地降低血膽固醇濃度,并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
(二)碳水化物
碳水化物也可引起高脂血癥,故將高脂血癥分為脂肪性和碳水化物性高脂血癥。歐美國家多為脂肪引起的高脂血癥;調查發現蔗糖消耗量與冠心病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關系比脂肪消耗更重要。肝能利用游離脂肪酸和碳水化物合成vldl,故碳水化物攝入過多,同樣使血甘油三酯增高。碳水化物過多可致肥胖,而肥胖是高脂血癥易發因素。碳水化物攝入量和種類與冠心病發病率有關;若以淀粉為主,肝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都比給予果糖或葡萄糖時為低,增加飽和脂肪酸比例,則多不飽和脂肪酸減少;給予蔗糖亦有類似現象。果糖對甘油三酯影響比蔗糖大,說明果糖更易合成脂肪,其次為葡萄糖,淀粉更次之。
(三)蛋白質
#p#分頁標題#e#
供給動物蛋白質越多,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所需要的時間越短,且病變越嚴重。動物蛋白質升高血膽固醇的作用比植物蛋白質明顯得多。植物蛋白,尤其是大豆蛋白有降低血膽固醇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作用;用大豆蛋白替代動物蛋白,可使血膽固醇下降19%左右。動物食品含較高膽固醇及飽和脂肪酸,大豆蛋白既含有豐富的氨基酸,還有較高植物固醇,有利于膽酸排出,減少膽固醇合成。大豆卵磷脂對膽固醇轉運有幫助作用,因此供給大豆蛋白不會導致冠心病發病率增高。
(四)熱能
維持理想體重,是預防冠心病的飲食治療目標。飲食攝入熱能過多,可引起單純性肥胖,肥胖者血膽固醇合成增高。限制熱能體重下降,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亦顯著下降。熱能分配對血清膽固醇有影響,如把全天熱能過多地集中于某l餐,可使高脂血癥發病率增高。肥胖者冠心病發病率顯著增高,通常熱能每消耗28kj(6.8kcal),體重降低1g。但增加熱能供給同時加大活動量,對機體無任何影響,不會導致血脂和膽固醇升高。
(五)維生素
1.維生素c:可降低血膽固醇,因膽固醇代謝過程中,均需要維生素c參與,如缺乏則膽固醇在血中堆積,而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維生素c可增加血管韌性,使血管彈性增強、脆性減少,可預防出血。生物黃酮類有類似維生素c的功能,能保護維生素c和防止其降解的功能。
2.維生素e:對心臟及血管的作用機理較復雜,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抗氧化作用。防止多不飽和脂肪酸和磷脂的氧化,有助于維持細胞膜的完整性,提高氧利用率,使機體對缺氧耐受力增高,增強心肌對應激的適應能力。維生素e還能抗凝血、增強免疫力、改善末梢循環,防止動脈粥樣硬化。
3.維生素b1:維生素bl缺乏使心肌代謝障礙,嚴重可導致心衰,出現腳氣病性心臟病臨床癥候。維生素b1供給要充足,熱能越多,碳水化物和蛋白質比例越高,則維生素b1需要量也越大。
4.維生素pp:是強解脂藥物,大劑量治療高脂蛋白血癥有一定療效。對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作用較顯著,而高密度脂蛋白(hdi。)則增高,有抗動脈粥樣硬化功效。大劑量維生素pp有不良反應,故國內應用較少。
5.維生素b6:與亞油酸同時應用,能降低血脂;因維生素b,能促進亞油酸轉變成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可使膽固醇氧化為膽酸。
(六)礦物質及微量元素
對高脂血癥及冠心病的發生有一定的影響,鈣、鎂、銅、鐵、鉻、鉀、碘、氟對心血管疾病有抑制作用,缺乏時可使心臟機能和心肌代謝異常。補充鉻可提高hdl濃度,降低血清膽固醇的含量。鋅過多或銅過低血清膽固醇含量增加,鋅銅比值高時,血清膽固醇也增高,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冠心病發病率高的國家鋅銅比值也高。鉛、鎘對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有促進作用。
(七)其他
1.食物纖維:可縮短食物通過小腸的時間,減少膽固醇的吸收;在腸道與膽酸形成絡合物,減少膽酸重吸收。高纖維飲食可使血漿膽固醇降低,因高纖維可使膽固醇絕大部分轉變成膽酸,少量進入血循環;而低纖維素時僅少量膽固醇變成膽酸,絕大部分進入血液,使血清膽固醇增高。因此食物纖維對脂質代謝、碳水化物代謝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尤以果膠、樹膠和木質素降膽固醇效果最好。
2.蔥、蒜揮發油:有預防冠心病作用,能防止血清膽固醇增高,或降低血液凝固性。柑桔汁中黃酮類化合物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3.酒:大量飲酒可引起甘油三酯增高,酒精促進肝內脂肪生成,刺激vldi。合成,引起脂肪肝和高甘油三酯血癥;故who認為從健康的角度不提倡飲酒。
二、飲食治療原則
應減少飲食熱能以控制體重,減少脂肪總量及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量,增加多不飽和脂肪酸,限制單糖和雙糖攝入量,供給適量的礦物質及維生素。
(一)熱能
以維持理想體重為宜,其中年齡和體力活動程度最重要。中年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力活動和日常其他活動相對減少,基礎代謝率也不斷下降,因此每天所需的熱能也相應減少。若有超重,應減少熱能的供給以降低體重。評價體重是否正常,最簡便方法是身高厘米數減去105作為體重上限。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或110);30歲以上>15%過重,30歲以下>標準體重10%為過重,>標準體重20%為肥胖。蛋白質占總熱能13%~15%、脂肪<20%、碳水化物65%左右為宜。有高膽固醇血癥者,脂肪比例可降至16%,高甘油三酯血癥者,碳水化物應控制在55%上下。切忌暴飲暴食,避免過飽,最好少量多餐,每天4―5餐。
(二)控制脂肪
#p#分頁標題#e#
脂肪量占總熱能20%,不應超過25%。多用植物油。作為預防飲食時,p/s比值應該>1;治療飲食時,多不飽和脂肪酸為15~20g/d,p/s比值應>2.o;禁用動物脂肪高的食物。
(三)限制膽固醇
食物膽固醇供給,作為預防飲食時限制在300mg/d以下,治療飲食低于200mg/d;禁用高膽固醇食物。脂肪酸與膽固醇含量及p/s比值可參考表18―2。
(四)碳水化物
宜選用多糖類碳水化物,占熱能<65%。因纖維素、谷固醇、果膠等可降低膽固醇;肥胖者主食應限制,可吃些粗糧、蔬菜、水果等含纖維素高的食物,對防治高脂血癥、糖尿病等均有益。應限制含單糖和雙糖高的食品。
(五)蛋白質
蛋白質按勞動強度供給,其中輕度體力勞動為1.26g/kg;極重度體力勞動可達1.75g/kg,動物蛋白占蛋白總量30%。冠心病飲食蛋白質應占總熱能15%,或按2g/kg供給。盡量多用黃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豆腐干等,其他如綠豆、赤豆也很好;因豆類含植物固醇較多,有利于膽酸排出,且被重吸收量減少,膽固醇合成隨之減少。魚類中河魚或海魚,大部分含膽固醇較低,如青魚、草魚、鯉魚、甲魚、黃魚、鯧魚、帶魚等膽固醇的含量<100mg%;故每天吃250g魚,其膽固醇含量<300mg/d,魚油在防治冠心病中有重要的價值。牛奶含抑制膽固醇合成因子,牛奶中脂肪和膽固醇使人擔憂,但每l瓶牛奶僅含脂肪9g,膽固醇30mg,故冠心病患者不必禁牛奶。雞蛋對冠心病的影響,主要是蛋黃中的膽固醇,1只雞蛋約含250mg膽固醇;健康人每天增加1只雞蛋,不影響血膽固醇;事實上適量吃雞蛋有益無害,但不宜多吃。
(六)供給充足維生素和礦物質
多食用新鮮綠葉蔬菜,深色蔬菜富含胡蘿卜素和維素c。蔬菜體積大可飽腹,含粗纖維多,減少膽固醇吸收。水果含熱能低,維生素c豐富,含有大量果膠;山楂富含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外,還有黃酮類物質,有顯著擴張冠狀動脈和鎮靜作用,多聚黃烷有降壓強心功能。海藻類,如海帶、紫菜、發菜及黑木耳等富含蛋氨酸、鉀、鎂、銅、碘,均有利于冠心病治療,但蛋氨酸不宜過多;配制飲食時應注意鋅/銅比值不宜過高。各種食物中鋅/銅比值可參考表18―3。
相關文章:冠心病患者 健康飲食指南
冠心病患者 健康飲食指南
冠心病病人在選擇食物時,應注意選擇一些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低,而維生素、食物纖維、有益的無機鹽和微量元素較多的,并有降血脂、抗凝血作用的食物。具體可從以下幾類食物來選擇。
(1)可以隨意進食的食物
①各種谷類,尤其是粗糧。
②豆類制品。
?、凼卟?,如洋蔥、大蒜、金花菜、綠豆芽、扁豆等。
?、芫孱悾缦愎健⒛径?、海帶、紫菜等。
?、莞鞣N瓜類、水果及茶葉。
(2)適當進食的食物
①瘦肉,包括瘦的豬肉、牛肉和家禽肉(去皮)。
?、隰~類,包括多數河魚和海魚。
③植物油,包括豆油、玉米油、香油、花生油、魚油、橄欖油。
?、苣填?,包括去脂乳及其制品。
?、蓦u蛋,包括蛋清、全蛋(每周2~3個)。
(3)少食或忌食食物
?、賱游镏?,如豬油、黃油、羊油、雞油等。
?、诜嗜猓ㄘi、牛、羊等肥肉。
?、勰X、骨髓、內臟、蛋黃、魚子。
?、苘涹w動物及貝殼類動物。
⑤糖、酒、煙、巧克力等。
相關文章:冠心病超有效的食療方
冠心病超有效的食療方
心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它的作用就好比是一個永不停止工作的泵,隨著心臟每次收縮將攜帶氧氣和營養物質的血流經主動脈輸送到全身,以供給各組織細胞代謝需要。冠心病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器官病變的最常見類型,也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見病。冠心病困擾了很多人,那么有什么有效的方法治療么?
1、控制總熱量,維持正常的體重。糖在總熱量中的比例應控制在60%-70%。宜多吃些粗糧,以增加復雜的糖類、纖維素、維生素的含量。單糖及雙糖等應適當控制,尤其是高脂血癥和肥胖者更應注意。
#p#分頁標題#e#
2、限制脂肪。脂肪的攝入應限制在總熱量的30%以下,以植物脂肪為主。適當的吃些瘦肉、家禽、魚類。據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歐美人冠心病發病率高,而亞洲的日本人冠心病的發病率低。
冠心病超有效的食療方
我國的舟山漁民和北極的愛斯基摩人幾乎不患冠心病。歐美人平均每日吃魚20克,日本人每日吃魚100克,舟山和愛斯基摩人每日吃魚300克-400克??茖W家們研究發現,海魚的脂肪中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它能夠影響人體脂質代謝,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從而保護心血管,預防冠心病。
由此可見,多吃海魚有益于冠心病的防治。膳食中應控制膽固醇的攝入,膽固醇的攝入量每天應少于300毫克,一個雞蛋中的膽固醇接近于300毫克,當患有冠心病時,應控制雞蛋的攝入,應每日半個雞蛋或每兩日一個雞蛋。不可一日吃數個雞蛋。要限制動物的內臟、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