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
天天吃飯,你知道怎么挑選“米”嗎?什么樣的米適合做什么食物?米飯是中國人餐桌上最為常見的食物了,現在連國外很多家庭也開始食用米飯。一碗香噴噴的米飯,融入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哲理。有夸耀自己的故鄉為“魚米之鄉”,也有稱自己的工作穩定為“金或鐵飯碗”。古時候還有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讓后人明白,吃飯也是要有骨氣的。
“吃飯了嗎”一句話南北通用,大米非常的容易消化好吸收,能為人體提供大量的能量,含鐵量高,不含麩質,不容易引起過敏,大人小孩的理想主食。而且米飯還和各國文化美食相容,印度咖喱,日本壽司,韓國拌飯,西班牙海鮮焗飯等等。都是非常的美味又有營養。
1.粳米
外形:米粒一般呈橢圓形或圓形,米粒豐滿肥厚,橫斷面近于圓形,長與寬之比小于二,顏色蠟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質地硬而有韌性,煮后粘性油性均大,柔軟可口,但出飯率低。
營養:粳米中的蛋白質雖然只占7%,但因吃 量很大,所以仍然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也比較全面,還含有脂肪、鈣磷、鐵及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有養陰生津、除煩止渴、健牌胃、補中氣、固腸止瀉的功效。用粳米煮米粥時,浮在鍋面上的濃稠液體(俗稱米湯、粥油),具有補虛的功效,對于病后產后體弱的人有輔助療效。粳米的糙米比精自米更有營養,它能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概率。
做法:粳米比較適合直接蒸白米飯或者熬粥,因為它的口感更綿軟,粘性更強。
2.秈米
外形:米粒細長形或長橢圓形,米質較脆,粘性較小,蒸煮后出飯率高,加工時易破碎,橫斷面呈扁圓形,顏色白色透明的較多,也有半透明和不透明的。
營養:秈米富含蛋白質、脂肪、核黃素、煙酸、各種礦物質以及少量的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其中,維生素B族的含量比較可觀。其糖分含量低,常食用秈米,對預防糖尿病有一定作用。經常食用秈米,還可以預防腳氣病,消除口腔炎癥和口臭;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并對脂肪的吸收有促進作用。
做法:秈米的口感稍微硬些,不像粳米那么軟,不適合煮粥,但是比較適合用來做炒飯還有蓋澆飯,很容易炒散和吸收湯汁,非常的美味。
3.小米
外形:小米又被稱為粟米,古代叫禾,是谷子去殼后的產物,因其粒小,直徑約1.5毫米左右,而得名叫小米。
營養:小米含蛋白質,比大米高。每100克中含脂肪1.7克,碳水化合物76.1克,都不低于稻、麥。一般糧食中不含有的胡蘿卜素,小米每100克含量達0.12毫克,維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糧食之首。小米的芽和麥芽一樣,含有大量酶,是一味中藥,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小米粥有安神之效。
做法:小米粥是健康食品。小米除可單獨煮熬,亦可添加大棗、紅豆、紅薯、蓮子、百合等,熬成風味各異的營養品。小米磨成粉,可制糕點,美味可口。除了這些,還可以釀酒、醋。都是非常好的。
4.糯米
外形:糯米又分為長糯米和圓糯米:長糯米即是秈糯,米粒細長,顏色呈粉白、不透明狀,黏性強。圓糯米,屬粳糯,形狀圓短,白色不透明,口感甜膩,黏度稍遜于長糯米。
營養:糯米富含B族維生素,能溫暖脾胃,補益中氣。對脾胃虛寒、食欲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糯米有收澀作用,對尿頻、自汗有較好的食療效果。糯米含有的支鏈淀粉更多,所以比大米更容易消化吸收,一直被大家誤會說吃了不消化有被噎住的感覺。
做法:整顆的糯米一般我們會用來做粽子、炒糯米飯、八寶粥、酒釀等等。也可以把糯米碾碎了,做成湯圓、糍粑、年糕、團子等軟糯的甜品。
5.黑米
外形:黑米是由禾本科植物稻經長期培育形成的一類特色品種。粒型有秈、粳兩種,粒質分糯性和非糯性兩類。黑米呈黑色或者黑褐色。
營養:黑米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B族維生素、維生素E、鈣、磷、鉀、鎂、鐵、鋅等營養元素,營養豐富,具有清除自由基、改善缺鐵性貧血、抗應激反應以及免疫調節等多種生理功能。黑米能夠滋陰補腎,健身暖胃,明目活血,對頭昏目眩、貧血白發、腰膝酸軟、夜盲耳鳴癥的療效尤佳。
做法:由于黑米沒有像白米那樣經過精加工,多半是在脫殼后以糙米的形式直接食用,用來煮粥比較好,煮粥前需要先浸泡,充分吸收水分后,連同浸泡的水一起煮,這樣營養成分才不會流失。可以煮粥,也可以做成點心、湯圓、面包、黑米糕等。
6.紫米
外形:紫米米粒細長呈紫色,顆粒均勻,吃起來香甜而不膩。
營養:紫米富含賴氨酸、色氨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葉酸、蛋白質、脂肪等多種營養物質,還含有人體所需的鐵、鋅、鈣等礦物質。比精米中鐵含量高248.3%,比精米中鈣含量高116.5%,比精米中的含鋅量高81.8%,比精米中的含硒量高17.8%。紫米具有補血益氣、暖脾胃及治療神經衰弱等功效。對于胃寒痛、消渴、夜尿頻密等癥有一定療效。
做法:紫米富含純天然營養色素和色氨酸,下水清洗或浸泡會出現掉色現象,所以清洗過程中不宜用力搓洗,浸泡后的水最好同紫米一起蒸煮食用,不要倒掉。也是比較適合用來熬粥和煮飯,有時候在炒飯或者做飯團的時候也會加入些紫米,會讓食物更漂亮,營養更豐富。
【挑選米的方法】
一.看外觀
米并不是越白越好哦,太白的話有可能是把糊粉層和米糠都去掉了,營養價值就低很多了,還有就是選擇的時候要盡量選擇腹白較小的,營養更高,口感也會更好,米粒如果發黃,就是發生了變化,會極大影響口感和營養價值,還有就是米粒上有沒有出現裂紋,如果有,煮食的時候會出現外面爛熟了,里面卻是生的,營養價值不高。
二.聞氣味
好的大米聞著不會有霉舊氣味,而是干爽清香的味道。
三.用手摸
蛋白質含量越高,米粒越硬,也會更加通透,而且含水越低的米粒也會越硬。
四.分辨陳米
新米通常都會比陳米更硬些,如果米的表面呈灰粉狀或者有白溝紋,或者聞著有霉舊味道,米里面有蟲蛀的痕跡,那基本就是陳米了。
以上就是整理的有關怎么挑選“米”,什么樣的米適合做什么樣的食物。希望對各位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