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
寒冬臘月正是做粘豆包的時候,北方天氣寒冷,做好的粘豆包容易儲存,粘豆包是東北特色小吃,它的做法有很多種,用到的食材也不同,有黃米面粘豆包,糯米面粘豆包,還有各種瓜果和糯米面混合做的粘豆包,餡料是粘豆包好吃的關鍵,一般用紅小豆和蕓豆做的比較多,我最喜歡吃蕓豆餡的粘豆包,吃起來口感軟糯筋道,香甜有嚼勁。
冬天在家做一鍋粘豆包,凍在外面,吃的時候拾幾個熱鍋里一熱,軟軟糯糯的,粘豆包雖好吃,但有很多朋友不知道用的食材和做法,其實,粘豆包做法很簡單,今天給朋友分享一款好吃的黃米面粘豆包做法,從煮豆子到和面全部打包發(fā)給你,喜歡吃粘豆包的朋友別錯過了。
【黃米面粘豆包】
主要材料:蕓豆300克,紅小豆200克,白糖150克,黃米面400克,開水320毫升,
【詳細做法】
1、首先準備300克蕓豆,200克紅小豆,也可以用一種豆子,把豆子清洗兩遍,提前用涼水浸泡8個小時左右,泡的時間越長煮的時間就越短。
2、想要粘豆包好吃,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自己做紅豆餡,這樣做的時間比較長,至少需要一天時間,只要晚上睡覺前泡上就省時間了。把泡好的豆子倒進電壓力鍋里,加入少量的清水,蓋上蓋子打開火調至豆類功能鍵,煮熟加入150克白糖。
3、再把蒸好的紅豆放進不粘鍋里,中小火慢慢炒成粘稠抱團的狀態(tài),紅豆餡不要碾壓得太細,稍微有豆子顆粒感。
4、紅豆餡稍微晾涼后,把它團成乒乓球大小圓放在一邊備用。
5、接下來我們和面,豆包有兩種和面方法,第一種需要自然發(fā)酵一晚,傳統(tǒng)粘豆包是用黃米面用溫水和成面團,自然發(fā)酵,這種發(fā)酵過程會產生酸味,第二種是用開水燙黃米面,這個方法適合現(xiàn)吃現(xiàn)做,黃米面里倒入320毫升開水,攪拌成粘稠的面疙瘩。
6、下手揉成光滑的面團,蓋上保鮮膜醒半個小時,用燙面做的粘豆包口感軟糯,粘性大,吃起來感覺特別好。
7、黃米面的顆粒比較粗,沒有彈性,用手揪一塊黃米面團,大約40克左右,然后把它壓成窩窩狀,再把做好的豆沙餡放在窩窩的中心,用虎口收攏捏合封口,再用兩手團圓。
8、把所有粘豆包做好放在蒸屜里,里面可以放籠布或吸油紙,鍋里加入適量的清水,待水燒開后把蒸屜放在鍋上,鍋里上熱氣把蒸屜放在上面,這樣蒸的粘豆包防止塌陷。
9、計時開始,開中火,中火蒸15分鐘就可以吃了。
這樣我們的粘豆包就做好了,需要晾涼后才可以品嘗的,因為粘豆包連得近,用鏟子把蒸熟的黃米面粘豆包放在盤子里,就可以開吃了,軟諾適中。
上面就是給大家介紹黃米面粘豆包,雖然看著比較時間長,但真正地做起來一點也不難,只要按照正確的做法,保證看一遍就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