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
端午節吃粽子,為了更有過節的感覺,很多人都喜歡自己包粽子。包粽子很簡單,但選對原材料很關鍵,用什么糯米?用什么粽葉?對粽子的口感、味道都影響很大。
很多葉子都可以當粽葉,南方一般以箬葉為主,北方以蘆葦葉為主。有剛采摘的鮮粽葉,也有曬干的干粽葉,哪種更適合包粽子呢?其實,2種粽葉包的粽子都很香很軟糯,但它們還是有不小的區別,弄明白再買,粽子更好吃。
下面我和大家說說鮮粽葉、干粽葉的區別,就知道該選哪種粽葉了。
鮮粽葉
鮮粽葉由于剛采摘不久,顏色翠綠,清香味很濃,包出來的粽子更好看。而且水分充足,質地柔軟,不會斷裂,更適合不常包粽子的生手。
不過,鮮粽葉比較粗糙,上面有很多絨毛,有點扎手。
但是市面上的鮮粽葉比較少,通常都不是剛采摘的,而是密封包裝的,這種鮮粽葉為了保存更長時間,通常會加一些添加劑,比如氯化銅、硫酸銅等,俗稱“返青粽葉”。雖然是允許使用的添加劑,但和剛采摘的還是有區別。
干粽葉
干粽葉通常是黃色或淡綠色,比較光滑,也有很濃的香味,保存時間長,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2~3年都不會壞。經常包粽子的老人就喜歡用干粽葉,包出來的粽子特別香。
然而干粽葉不柔軟、韌性差,不能直接包,會破裂、漏米,需要經過一些處理變軟。
所以都是粽葉,鮮粽葉和干粽葉的區別還是很大的,適合不同的人群,如果是頭一回包粽子,建議用鮮粽葉;經常包粽子,建議買干粽葉。鮮粽葉、干粽葉要怎么處理呢?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方法。
鮮粽葉的處理
把鮮粽葉放入清水,正反兩面都清洗干凈。鍋里倒入適量清水,加入一勺食鹽、一勺食用堿,燒開后放入粽葉,再次煮開后就撈出,然后泡在冷水中,就可以了。
處理的鮮粽葉韌性強,顏色翠綠不發黃。粽葉煮完了要泡水,不然水分流失后就變硬了。
干粽葉的處理。
干粽葉放入清水中,壓上一個重物,浸泡6個小時,讓粽葉充分吸收水分變軟。鍋里倒入適量清水,加一勺鹽、一勺堿,燒開后放入干粽葉,煮5分鐘后撈出,也放入冷水中浸泡,就可以包粽子了。
無論是鮮粽葉還是干粽葉,煮的時候都要加入食鹽、食用堿2種調料,能讓粽葉更柔軟,增強韌性,香味也更濃。但煮的時間不要太長,不然粽葉的香味會流失。
顯然,新鮮粽葉的處理更簡單,所以更適合生手,包起來也更容易。
粽葉的保存
每次包粽子時,買的粽葉總比糯米多,還剩下很多粽葉,怎么保存呢?保存之前,粽葉都要瀝干水分,有水的話就容易壞。
鮮粽葉——裝進保鮮袋里,或是用保鮮膜包起來,放進冰箱里冷凍就行了,一年都不會壞。
干粽葉——晾干后掛在陰涼通風處即可,只要不受潮,幾年都不會壞。
看到這兒,該選哪種粽葉,大家心里應該都清楚了吧,沒有最好的粽葉,只有最適合的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