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
春天萬物復蘇,新鮮的蔬菜總是特別多,比如韭菜。
雖說春夏秋冬都有韭菜,但每個季節的韭菜口感卻大不同,“春韭”是最好吃了,“夏韭”的口感最差,所以才有“春食則香,夏食則臭”的說法。積蓄了一冬天的養分,春韭不僅韭香濃郁,而且口感鮮嫩,無論是炒菜還是做餡,滋味都十分鮮美。
吃韭菜,除了要看季節,還要分清品種。超市里的韭菜一般都是“白根”的,在菜市場有時還能見到“紅根”的,這2種韭菜有什么區別呢?哪一種更好吃呢?
白根韭菜
白根韭菜比較常見,它的產量是比較大的,一般都是出自當地的蔬菜大棚。
也就是說這種韭菜是在溫暖的環境下生長的,大棚里的溫差比較小,有利于韭菜的生長,但部分營養物質(比如花青素等)無法沉淀下來,所以根部比較潔白。大棚蔬菜長得快,生長周期短,會頻繁“割韭菜”。
因此,割的次數多,白根韭菜的根部會越來越粗壯,葉片也又厚又寬,最長能長到50厘米。由于累積的營養物質少,味道會淡一些,沒那么辣。
紅根韭菜
菜市場里的紅根韭菜,一般都是鄉下的菜農地里自己種的,不是出自大棚。
露天種植的缺點是溫度不恒定,但是有利于營養物質的沉淀。尤其是溫差特別大時,花青素會快速積累,讓根部變成紅色。這種韭菜生長周期長,含有更多的粗纖維,辣味、鮮味、甜味也更濃。
開春后的第一波韭菜,根部是最紅的,但隨著割韭菜的次數增多,根部的顏色會變淡,最后變成白色。紅根韭菜葉片綠色,長而寬厚,葉寬可達1厘米左右,高度可達35~45厘米。
同樣是韭菜,紅根韭菜由于味道好,營養價值更高,所以要比白根韭菜更貴一些。
所以如果想吃紅根韭菜就要趁早,多去菜市場轉轉,菜農手里的數量也不多,非常搶手呢。
不過,紅根韭菜雖好,但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紅根韭菜味道辣,粗纖維多,脾胃不好的最好不要吃,會有“燒心”的感覺。
做法上的區別
白根韭菜辣味小,粗纖維較少,適合大多數人吃,可以炒著吃,也可以剁碎了做餡。
紅根韭菜辣味足,粗纖維較多,最好的做法是剁碎了做餡兒,辣味會減弱一些,炒著吃有些嚼不爛。
【廚師長有話說】
雖說韭菜有“紅根”、“白根”之分,但也就只有開春的頭幾茬是紅根的,越割顏色越淺,最后都是白根的了。
紅根韭菜的營養豐富,但也有缺點,就是味道辣,纖維多,不要盲目購買,也要看適合不適合自己。而且紅根韭菜數量稀少,價格也比較貴。其實,只要是春天的韭菜,紅根、白根的口感都很鮮美,如果脾胃虛弱,盡量選擇白根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