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
| 愛烘焙、愛美食都在這里等你
烘焙給人的印象就是:精準,每一次都是實驗,好像不緊跟著方子、老師走,就肯定會出很多坑。相比之下,我們中式點心家里做個饅頭包子要隨意很多。糖要多少?隨便加,看心情!
麟醬來跟你聊聊烘焙真的要那么嚴謹嗎?文末你也發表下你們的觀點喲~
麟醬
kaoker主編/面包狂愛者
其實這個問題也困擾我很久,為什么要嚴謹?這樣豈不是限制我的想象與創新?
還不是因為你新手
一般所有過來人都會推薦新手,緊跟方子走,注意方子里面每個細節點,這樣就能降低失敗率(但也不是100%成功)。
加多10g水的面包
濕性材料加多的馬卡龍
酵母加少了,發不起來的吐司
太多慘痛的教育,告訴新手不要隨意更改配方。
Q:為什么別人可以自己“隨意”改?
那些隨意更改的并且成功的人,都是有一定基礎。知道每個原料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更改配方減量范圍是多少合適?
麟醬比較怕甜,一般我第一次跟著配方做,但又不想太甜的情況下,我的糖量都會根據配方打個9折,保險又降甜。
Q:好吧,那以后我就緊跟配方,手都不敢多抖一下
其實也不必魔鬼化烘焙,也不是一定要分毫不差。每次稱重誤差在正負0.5g是完全OK的。
但要注意,如果稱量少于1g的東西,最好無誤差不要小于0.1g。如,稱酵母。本來只需要1g,多0.5g,就會導致面包發酵過快,發酵時間就不能按食譜的去算了!
還不是因為要標準化
除了新手光環之外,還有一類人必須嚴格遵守配方——職業蛋糕師、面包師。
這類人群是有店鋪需求,必須得保持店鋪出品一致。做生意第一注重的就是品質,如何讓每一次的出品,即使不同的人去做都能在外觀、口感保持一致性,一直是每個餐廳必備的素質。
因此,標準化就是入行的一個環節,比如用料標準化、制作流程標準化、培訓員工標準化,都是每個店鋪都必須注意的問題。
總不能一天500克重量,一天300g。作為刁鉆的消費者,我肯定舉報這個出品不穩定的店鋪。比如*#¥()@#¥
也不能因為一個師傅走了,導致這個品類、甚至整個店鋪開不下去了對吧?因此聰明的老板已經鋪好了一套標準化模式,讓店鋪有序的發展。
—END—
精確烘焙是讓我們成功烘焙的第一步,但絕不是限制我們創新的借口。
圖文編輯:麟醬
圖片來源: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
*以上評論,僅代表個人觀點,請各大面包品牌不要對號入座哦~
互動時間
跟麟醬聊聊,你因為“不精確”烘焙發生過什么有趣的事?或者你對精確烘焙的不一樣的看法。
我會從留言中篩選4名精選留言,送出樓層數為10的倍數,kaoker送你<日式點心木盤>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