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
最近在讀《飲膳正要》這本書,是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寫的一本「古代營養學」,一共三卷,分章明確,也很容易懂,從養生避忌講到食療、食材,是很好的一本家用養生書。
這本書很推薦給大家,讀起來挺輕松的,而且貼近生活,非常實用,里面有很多養生避忌,細細琢磨,都是我們生活點滴中頻繁去做,但大部分人都不會仔細思考的小事。
簡單之處才見真意,有時候,越是容易忽略的日常生活,越是蘊含著挖掘不盡的養生智慧。
分享三條我很喜歡的小箴言,感興趣的朋友筆記記起來!
服藥千朝,不若獨眠一宿
也有人說,「吃藥百顆,不如一宵獨臥」,講的都是一個道理,吃藥,不如睡覺。
睡眠是最好的養生法了,歷代養生家都很推崇睡眠養生,清代李漁在《笠翁文集》里說:「養生之訣,當以睡眠居先。睡能還精,睡能養氣,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堅骨強筋。」簡直是一睡治百病了。
大家平時應該也能很直觀的體會到,熬夜失眠,真的是傷身、耗氣、讓人乏力,使人變丑……我有過熬夜到4點的經歷,親眼見證了臉頰的痘痘,過了12點,就郁郁蔥蔥地,長了起來。
現在好多人都在理性養生,本性熬夜,我們很惜命,卻每天都在「慢性自殺」,真的傷不起啊~
一個好睡眠,不用花錢,也不用費力,作用多多,稱得上是最簡單最便宜的養生法了。
怎么睡?
南懷瑾老先生曾經介紹過怎么睡才最有效率,他說,睡覺要順應天時,不要跟自然對著干,不能錯過夜里睡覺的良辰(夜里21點到早上5點),天醒我醒,天睡我睡,才是最有效率的睡眠。
床
1、床宜高低適度
《老老恒言》說:「床低則臥起俱便」。
床的高度以略高于就寢者膝蓋水平為好,約為0.4~0.5m,這樣的高度便于上下床。
2、床宜軟硬適中
枕頭
1、高度
《老老恒言·枕》指出:「高下尺寸,令側臥恰與肩平,即仰臥亦覺安舒」。
現代研究也認為枕頭高度以稍低于肩到同側頸部距離為宜,枕頭過高和過低都有害。
☆高枕妨礙頭部血液循環,易形成腦缺氧、打鼾和落枕。
☆低枕使頭部充血,易造成眼瞼和顏面浮腫。
☆高血壓、頸椎病及脊椎不正的病人不宜使用高枕;肺病、心臟病、哮喘病病人不宜使用低枕。
正確選擇枕頭的高度是很重要的,一般來講,枕頭枕頭,不能光枕頭,脖子在枕上也很重要,要保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彎曲,脖子至少與頭部齊平或者稍高~
2、軟硬度
枕頭軟硬度要適中,透氣性要好,對選材就很考究~現在有很多不同材質的枕頭內芯,選擇時要注重使用感,不能給頭部太多壓力~軟硬適中、稍有彈性就最好~乳膠枕是不錯的選擇~
還有一些藥物填充的枕頭,選擇的時候要選擇氣味淡、刺激性小、不易過敏的,一般來講,決明子、小米、菊花、茶葉等材料,對于助眠養生,明目安神是有一定效果的~很適合日常選用。
環境
1、要安靜恬淡寧靜
2、光線要暗
3、空氣要新鮮流通
4、避風、不要開空調,入秋后不要開窗
空氣要新鮮流通
4、避風、不要開空調,入秋后不要開窗
莫吃空心茶,少食申后粥
這句話很有意思,當時我摘抄發到群里,大家紛紛問我,「為什么不能吃空心菜」?
我:……(還需要繼續練字)
簡單解釋一下,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字面直譯是:不要空腹喝茶,申時之后不要喝粥。
申后粥是代指來著,翻譯一下就是,申時以后少吃東西,這是古人的養生之道,申時也就是下午3點到5點,小伙伴驚呆,3點到5點以后就不能吃東西了?當然不是。
這些養生箴言,我們不能照搬去做,要根據個人情況和社會情況來變通,領會精神,就是晚飯要少吃的意思。
古語也說,胃不和則臥不安,脾胃太滿,會影響睡眠的質量,一個道理,晚上不要吃太飽~
凡夜臥,濯足而臥,四肢無冷疾
直接翻譯:每天睡覺之前,泡泡腳再睡,四肢不發冷,也不容易感染寒邪。
老生常談,泡腳。
泡腳的好處說了很多次,老話兒講「熱水泡腳,勝吃補藥」,羅大倫老師、劉長信老師都說過泡腳防病治病的好處,通過泡腳來疏通經絡、調暢氣血,有時候比吃藥要更安全,效果也好~
尤其現在越來越涼,平常露肚臍露腳踝的小伙伴們更要注意了,「寒從腳生」,要開始注意穿衣了,晚上睡覺的時候腳丫子要蓋住,肚臍也要蓋住,不然寒邪鉆空子,很容易導致腹瀉、嘔吐、老寒腿、手腳冰涼、痛經。
早秋傷了寒,冬天也不好過。
所以睡前泡泡腳,可以加點兒料,通絡暖身,可以安眠,也能活絡氣血,何樂而不為~
養生,其實就是生活,以小見大,從細微之處去認真生活,養護身體,怡悅精神,自然健康,就很幸福。
附:古人養生避忌
夫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而壽。今時之人不然也,起居無常,飲食不知忌避,亦不慎節,多嗜欲,濃滋味,不能守中 ,不知持滿,故半百衰者多矣。
夫安樂之道,在乎保養,保養之道,莫若守中,守中則無過與不及之病。
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于過與,蓋不適其性而強。故養生者,既無過耗之弊,又能保守真元,何患乎外邪所中也。
故善服藥者,不若善保養,不善保養,不若善服 藥。世有不善保養,又不能善服藥,倉卒病生,而歸咎于神天乎!
善攝生者,薄滋味,省思慮,節嗜欲,戒喜怒,惜元氣,簡言語,輕得失,破憂阻,除妄想,遠好惡,收視聽,勤內固,不勞神,不勞形,神形既安,病患何由而致也。
故善養性者,先饑而食,食勿令飽,先渴而飲,飲勿令過。食欲數而少,不欲頓而多。蓋飽中饑,饑中飽,飽則傷肺,饑則傷氣。 若食飽,不得便臥,即生百病。 凡熱食有汗,勿當風,發痙病,頭痛,目澀,多睡,夜不可多食,臥不可有邪風。
凡食訖溫水漱口,令人無齒疾、口臭。汗出時,不可扇,生偏枯。勿向西北大小便。勿 忍大小便,令人成膝勞、冷痹痛。勿向星辰、日月、神堂、廟宇大小便。夜行,勿歌唱大叫 。
一日之忌,暮勿飽食;一月之忌,晦勿大醉;一歲之忌,暮勿遠行;終身之忌,勿燃燈 房事。服藥千朝,不若獨眠一宿。如本命日,及父母本命日,不食本命所屬肉。
凡人坐,必要端坐,使正其心;凡人立,必要正立,使直其身。立不可久,立傷骨;坐
不可久,坐傷血。行不可久,行傷筋;臥不可久,臥傷氣。視不可久,視傷神;食飽勿洗頭 ,生風疾。如患目赤病,切忌房事,不然令人生內障。沐浴勿當風,腠理百竅皆開,切忌邪 風易入。不可登高履險,奔走車馬,氣亂神驚,魂魄飛散。
大風、大雨,大寒、大熱,不可出入妄為。口勿吹燈火,損氣。 凡日光射,勿凝視,損人目。勿望遠,極目觀,損眼力。坐臥勿當風、濕地。夜勿燃燈 睡,魂魄不守。晝勿睡,損元氣。食勿言,寢勿語,恐傷氣。 凡遇神堂、廟宇,勿得輒入。 凡遇風雨雷電,必須閉門,端坐焚香,恐有諸神過。怒不可暴,怒生氣疾、惡瘡。
遠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虎豹皮不可近肉鋪,損人目。 避色如避箭,避風如避仇,莫吃空心茶,少食申后粥。
古人有云∶入廣者,朝不可虛,暮不可實。然不獨廣,凡早皆忌空腹。古人云∶爛煮面 ,軟煮肉,少飲酒,獨自宿。古人平日起居而攝養,今人待老而保生,蓋無益。
凡夜臥,兩手摩令熱,揉眼,永無眼疾。凡夜臥,兩手摩令熱,摩面,不生瘡 。一呵 十搓,一搓十摩,久而行之,皺少顏多。凡清旦,以熱水洗目,平日無眼疾。
凡清旦刷牙, 不如夜刷牙,齒疾不生。凡清旦鹽刷牙,平日無齒疾。凡夜臥,被發梳百通,平日頭風少。
凡夜臥,濯足而臥,四肢無冷疾。盛熱來,不可冷水洗面,生目疾。
凡枯木大樹下,久陰濕地,不可久坐,恐陰氣觸人。立秋日,不可澡浴,令人皮膚粗糙 ,因生白屑。
常默,元氣不傷;少思,慧燭內光;不怒,百神安暢;不惱,心地清涼;樂不可極,欲不可縱。
——END——
⊙版權聲明:文章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佩蘭
⊙運營編號:YNZY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