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對癥治療 艾灸治男女科病常用穴位

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

   艾灸治男女科病常用穴位?艾灸法既可補陽又可調陰,有暢通經絡、溫散寒濕等作用。特別對中老年人正氣不足、免疫功能低下者,有溫補正氣、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艾灸補陽調陰的對癥治療方法。

   婦科炎癥最常用的穴位就是小腹部的氣海、關元和中極穴。如果月經少,可以加水道穴。“水道”也就是水出的通道,在關元的兩側。如果再靠下邊那個附件炎,咱們一般說的盆腔炎,或者子宮炎、宮頸炎,都可以用中極配三陰交。這兩個穴位同樣適合于男性的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生。北京灸道堂中醫研究院在臨床上面碰見過很多例患者,運用灸道堂婦科專用艾條灸了這兩個穴位后效果都非常好,甚至有些見效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且不易復發。但還有個前提,好了以后繼續做艾灸。

   再一個就是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出血量比較大的,有一個穴位治療效果很好,這個穴位是脾經上的,叫隱白穴。這個穴位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跖趾關節)后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找時身體正坐,將左腳翹放在右腿上,用右手的拇指按壓足部的內側邊緣(足的內側面),靠近大腳趾根的隆起的骨頭的后方凹陷處。隱白左右腳各一個,右腳的找法跟左腳一樣。我們原來有一些例子,有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灸一次、兩次可能就好了。可以用艾條灸,或者拿艾柱直接灸,灸個兩三壯就行了。艾條灸的,熏一會兒就行。

艾灸對癥治療 艾灸治男女科病常用穴位

艾灸對癥治療 艾灸治男女科病常用穴位

   再一個就是轉胎位。一般懷孕期是慎灸的,尤其是腰骶部,但是轉胎位另當別論。治療轉胎位非常重要的一個穴位是至陰穴,現在各個醫院甚至民間都在使用。灸至陰,轉胎位。至陰穴位于足小趾外側,趾甲根角旁0.1寸處。找這個穴位時,身體正坐,將左腿屈膝向上放在身體的正前方。俯身,左手掌心朝上用四指握住腳,拇指在外側,拇指彎曲,放在小腳趾的外端,小腳趾外側指甲角稍后方處即是該穴所在。右側的找法跟左側一樣。產后的調理,就是身體虛了,一般來說就是由于失血過多,可以加上中脘、脾腧。

   婦科常用的穴位還有背部的脾腧、肝腧、腎腧,三個腧穴,然后再加上氣海、關元、中極、三陰交,這些穴位都是婦科常用穴位。至于說具體用哪個,只要你覺得哪個位置離你這個病所近,你就可以選擇。選擇穴位的標準很簡單,一個是局部,就是你覺得哪兒有病就對著哪兒取穴。再一個,就是相應的腧穴。比如說宮頸炎,就可以取中極穴,背后對的就是腎腧穴,加上它,然后再加上三陰交。大家看一下這個規律,病灶的附近取中極,中極屬于腎,所以取腎的腧穴。在這條經上,遠端再取個穴位,就是三陰交。這是取穴的一個思路。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0
分享
評論 搶沙發
luying的頭像-起舞食譜網

昵稱

取消
昵稱表情代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