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
今天是清明節,今天除了祭祖外,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很多地方都要吃一些傳統美食,有吃北方清明蛋、山西的子推饃、泰寧的暖菇包、青島的大蔥和蛋餅等,但是很多地方都會吃青團、清明粑粑、清明螺。
而“青團”很多地方清明節必吃的,也是大家最喜歡的傳統美食,一般都要用清明菜、艾草、青麥等,搭配上糯米和成面團,里面包上香甜可口的咸蛋黃、豆沙、蔬菜、臘肉、香腸、豬肉等食材,口感清香軟糯,味道有鮮香的、咸甜的、咸香的、香甜的,各種味道,讓人實在是不能不愛。
青團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風味特色,無論是傳統的手工制作還是現代的創新變化,青團都讓人難以抗拒其美味。青團的制作方法并不復雜,在家可以輕松完成,而且在餡料的準備上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準備,我是四川人,我們制作“青團”,一般都是用清明菜和糯米制作外皮,里邊包上我們四川人喜歡的臘肉、腌菜、小蔥等,簡單一蒸,口感軟糯,味道清香,還帶著臘肉和腌菜小蔥獨有的香氣,特別好吃。
——【臘肉青團】——
【制作主料】:清明菜2把、糯米粉2碗、面粉1小碗
【餡料食材】:臘肉1塊、小蔥1把、鹽少許、五香粉1勺、雞精1勺
——制作方法和步驟——
【步驟一】:把清明菜摘洗干凈,把水瀝干備用。
【步驟二】:鍋中添水大火燒開,放入1勺鹽,把清明菜倒入鍋中,焯水2分鐘。
【步驟三】:清明菜焯完水撈出來放入冷水中泡涼,撈出來把水擠干切碎,放入果汁機中,倒入小半碗水,打成汁倒出來備用。
【步驟四】:取一個大碗,倒入2碗糯米粉、1碗面粉,倒入清明菜汁,攪成面絮狀,和成光滑的面團,醒發20分鐘。
【步驟五】:把煮熟的臘肉切成小顆粒,把提前泡完的鹽菜,清洗幾遍切成顆粒,分別裝盤備用。
【步驟六】:把小蔥切成末,然后裝入大碗中備用。
【步驟七】:鍋中放入少許油燒熱,放入臘肉把油汁炒出來,放入鹽菜翻炒均勻。
【步驟八】:翻炒均勻出鍋,倒入小蔥里邊,放入1勺雞精,攪拌均勻備用。
【步驟九】:把清明菜面團簡單揉一下,搓成條,切成雞蛋大小的劑子,然后搟成圓餅,把臘肉餡料放入餅中,用手包好,再團成圓球狀就可以了。
【步驟十】:把做好的清明菜團放入籠屜上的菜葉子上,鍋蓋大火燒開,蒸20分鐘。
【步驟十一】:把蒸好的清明菜團裝盤,然后上桌就可以來吃啦!
——制作小貼士——
今天制作的“臘肉青團”就簡單地制作完成,做法是不是很簡單,看上去就和包包子差不多,好看又好吃,大家要是喜歡這種做法的就試一試吧,就是制作的時候注意這幾點就好。
(1)清明菜由于是野地里邊采摘的,所以最好放鹽水中浸泡一下,可以充分地去除灰塵和雜質還有蟲子。
(2)青團的顏色,大家可以自己調節,喜歡顏色深一點的,就多放點清明菜,但是不要太多,太多會有苦澀味道。
(3)清明菜要先焯一下水,用以減少苦澀的味道。
(4)臘肉要先煮熟,臘肉很咸,煮完后,臘肉就不會那么咸了,同樣腌菜也要提前用水泡,主要是防止太咸。
(5)臘肉和腌菜餡不要剁得太碎,太碎的話口感不是很好,吃起來也不香。
(6)包青團的時候要包緊一點,要不蒸熟后會塌陷。
(7)做好的青團蒸的時候要用菜葉子墊底,因為青團是糯米制作的,所以很黏,要它不會粘籠屜上取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