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
嗨@大家好!我是“小貓愛廚房”的小貓,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道東北人喜歡的一道菜“溜肉段”。我老婆是北方人,它最愛吃除了“鍋包肉”就是“溜肉段”了,我家基本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做一次這兩道菜,而且每次做完都不夠吃。我是四川人,喜歡麻辣鮮香的口味,對于“溜肉段”這種咸鮮的口味的菜剛開始還不太適應。不過多吃了幾回,發現,味道真得不錯,于是也慢慢的喜歡起來了,現在也可以和她們搶著來吃了,而且還學會了它的制作方法,經過老婆大人的鑒定,說我制作出來的味道不比飯店做的差。呵呵!有點小得意了。
“溜肉段”是一道東北地區的傳統名菜,成品外酥里嫩、咸香可口,是百姓飯桌上的菜譜。由溜肉段衍生出的鍋包肉更是東北菜中的經典。很多人會把溜肉段和鍋包肉味道做得一模一樣,溜肉段偏咸香,鍋包肉偏酸甜,口味完全不同。溜肉段是把里脊肉切成小段,而鍋包肉是切成薄片,都需要油炸后再進行翻炒。如果調味沒放好,很可能會做出一道鍋包肉味道的溜肉段,那就不正宗啦。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家庭版的“溜肉段”的具體制作方法。
——【溜肉段】——
【制作主料】:豬里脊300克、青椒1個、甜椒1個
【腌肉調料】:鹽2克、料酒5克、土豆淀粉100克
【制作調料】:大蔥1節、姜幾片、蒜2瓣
【炒制料汁】:雞精2克、白糖3克、生抽5克、老抽2克、淀粉5克、香油(或者明油)1克
——制作方法和步驟——
【步驟一】:提前半小時將100土豆粉用清水浸泡,泡透后倒掉上面的水分,只用底下的濕淀粉與肉段混合,用手反復攪拌抓勻,最后倒入少許植物油攪勻備用。
【步驟二】:豬里脊洗凈切成3厘米長,厚度1厘米左右的段備用。
【步驟三】:然后把切好的肉段用清水沖洗幾遍,然后把水擠干凈放入碗中,放入料酒5克、鹽少許用鹽用手抓勻腌制10分鐘。
【步驟四】:把青椒和甜椒洗凈去籽切大小一樣的塊;同時把蔥切成蔥花,姜去切末,蒜切成蒜末裝盤備用。
【步驟五】:把準備好的濕淀粉放入腌制好的肉段中,稍微抓一下就可以,只要能夠把肉段能裹上淀粉就可以。
【步驟六】:起鍋燒油至五成熱左右,放入裹滿淀粉的肉段逐個放入鍋中,然后炸至定型后撈出。
【步驟七】:然后重新升高油溫至八成熱左右,放入肉段進行二次復炸,炸成金黃色肉段焦脆時撈出控油。
【步驟八】:用空檔時間兌汁,取一個小碗依次放入雞精2克、白糖3克、生抽5克、老抽2克、一小碗水、淀粉5克和香油在碗里攪勻兌好料汁。
【步驟九】:炒鍋放入少許底油放入蔥姜蒜爆香,放入青椒塊和甜椒塊炒斷生后,把炸好的肉段倒里邊,同時快速倒入料汁大火快速翻炒均勻,出鍋裝盤即可。
【產品圖】:味道好吃的“溜肉段”就最好了,喜歡的可以試一試!
——烹飪小貼士——
這道好吃的東北“溜肉段”,做法簡單,味道鮮香,一不小心就可能多吃米飯和喝酒了,有可能會和孩子強起來,呵呵!開玩笑了,不過這道菜真的好吃,但是我們要把這道菜做好還是有學問哦!我們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豬里脊需要清水浸泡和抓洗,目的是充分去除里脊的血水,可以去除腥味。一定要把水分擠干,如果水分比較多,抓濕淀粉糊時會造成淀粉糊太稀,肉段上掛不住或者掛的糊太少,這樣影響出菜的口感和菜肴的飽滿度。
(2)淀粉糊要提前用土豆淀粉泡發,這是后期炸制外酥里軟的關鍵。東北對于用淀粉也有區別,一般黑龍江人做肉片時習慣用土豆淀粉,很蓬松。遼寧人習慣用玉米淀粉做肉條,很難炸,而且也很硬,最好的處理的辦法就用土豆和玉米淀粉混合后,或者用玉米淀粉放一個雞蛋,這樣炸出來的肉不僅蓬松而且酥脆,口感會更好。
(3)在糊里邊放入少許油會防止油炸的時候往出濺熱油造成不必要的燙傷。
(4)溜汁時不要讓肉段在鍋里停留時間過長,湯汁收濃后馬上出鍋,第一時間吃才能保證色香味口感俱佳的效果。一般溜肉段要保持半個小時的外焦里嫩口感,才算成功。
(5)汁芡要充分裹勻肉段即可,顏色為淺黃色,我們叫混汁,即醬紅色和白汁之間的顏色為黃色狀的汁稱為混汁。也有清汁或者醬紅色的汁芡,也可以。還有一些東北廚師喜歡用大豆油做這道菜,來給肉段增加黃色,看著更有食欲,也是非常不錯的做法。
以上內容是我和大家分享的“溜肉段”的做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兒。歡迎大家關注“小貓愛廚房”進行保留,我會每天都會為您更新美食做法和技巧,如果您有任何的意見或建議都可以在下方評論和我互動,小貓萬分感謝,如果您喜歡小貓的分享,就轉發+收藏+點贊支持一下吧!您的每一個贊,都是小貓繼續努力的動力!感謝支持,感恩陪伴!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