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guān)
隨著身邊的超市越來越多,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無論是魚肉蔬菜還是油鹽醬醋,亦或是家居用品,都可以買得到。每天去超市,買得最多的就是一日三餐的食物。這些食物分2種,一種是散裝的,另一種是包裝的。
對于家庭來說,畢竟是自己吃的,建議大家購買帶包裝的食物,品質(zhì)更好。
昨天孩子對我說,她喜歡吃幼兒園里的肉丸子,我看了看老師在微信群里發(fā)的圖片,才知道她說的是魚丸,冷凍的那種夾心魚丸。
在南方地區(qū),尤其是廣東,還能買到現(xiàn)做的手工魚丸,其它地方基本上都是這種冷凍魚丸。魚丸也是火鍋丸子的一種,吃火鍋時很多人都喜歡買一點,口感和味道還不錯。魚丸也有散裝的和包裝的2種,我認(rèn)為幼兒園為了降低成本,用的都是散裝的魚丸。
散裝的魚丸很便宜,一斤7塊錢;而帶包裝的魚丸貴一倍,一斤15元,2種魚丸有什么區(qū)別呢?
15元一斤的魚丸,我估計還是有魚肉的,畢竟價格擺在那兒;那7元一斤的魚丸有沒有魚肉呢?用什么肉做的呢?能放心吃嗎?丸子廠的一位朋友說出了答案,看完你還敢吃嗎?
其實,丸子出廠時都是有包裝的,包裝袋上印刷了生產(chǎn)日期、保質(zhì)期,只是包裝太大,為了方便售賣,才倒出來零賣的。超市里的那些散裝丸子,雖然之前有包裝,但我們并不知道它們是什么時候倒出來的,更不知道生產(chǎn)日期,所以無法判斷其質(zhì)量。
冷凍狀態(tài)下,丸子表面看起來雖然沒壞,但時間一長里面的味道可能早就變了。
我跑到冷凍食品批發(fā)店看了看,這種大包裝的魚丸是5斤一袋,最多的成分是魚糜,就是絞碎的魚肉,還有豬肉、雞肉、鴨肉、大豆蛋白等成分,確實是有肉的。
包裝上還特別注明了魚肉≥30%,魚肉+豬肉≥40%,那剩下的60%是什么呢?就是淀粉,以及多種添加劑。想象一下,買一斤魚丸,一大半都不是肉,那是什么概念?雖然說國家允許使用食品添加劑,在合理范圍內(nèi)使用,對人體是無害的。
但一些廠家為了口感更好,一旦超量使用,或是長期使用,就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傷害。
知道了這些,你還敢吃幾元錢一斤的魚丸嗎?而貴一些的魚丸,魚肉的含量超過50%,添加劑也相對少一些。
超市里的冷凍丸子,如果價格特別低,只有2種原因,一個是冷凍了很久,快過期或已經(jīng)過期了;另一個是含肉量少,無論哪種原因都不要買。散裝的便宜丸子存在冷凍時間長,水分大量流失、細(xì)菌滋生等問題,盡量少吃。
總之一句話,冷凍食品盡量不要買散裝的,帶包裝的雖然貴一點,但質(zhì)量更有保障。
購買冷凍丸子時,要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①選擇正規(guī)渠道,比如人流量大的超市,購買量大,一般都比較新鮮。還要選擇大牌子,無論原材料還是工藝都值得信賴,千萬貪便宜買不知名的小牌子。
②挑選包裝干凈的,質(zhì)量更好;要是包裝上有大量的冰,很可能是經(jīng)過反復(fù)冷凍的,就算離生產(chǎn)日期很近也不要買。
③回家后要放在冷凍區(qū),吃多少拿多少,切記反復(fù)冷凍。要是出現(xiàn)異味,千萬不能吃,及時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