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
過年了,肉類、排骨是家家戶戶必備的年貨。很多人都愛吃排骨,肥瘦相間,軟嫩不油膩,怎么做都鮮美。排骨含有大量的骨膠原、鈣質等營養(yǎng),經常食用有利于骨骼健康。
在肉類中,排骨的價格最貴,有一段時間,1斤排骨就要50多元,真心吃不起呀,現在降到了30元左右。趁年前還比較便宜,買一些放進冰箱里保存,還是很不錯的,年夜飯做粉蒸排骨、糖醋排骨,非常好吃。
買排骨時,很多人都只挑大的,認為越大越好,這種方法是錯誤的。
買哪種排骨,首先是由烹飪方式決定的,比如紅燒、粉蒸、燉湯,需要的排骨也不一樣。確定了排骨的種類,還要判斷新鮮程度,買錯了不好吃,白白浪費錢。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買排骨的經驗,大家快收藏起來,照著買保證能買到新鮮優(yōu)質的排骨。
農村老家有個老屠夫,每年臘月都會在村口殺年豬,我都會買上10斤肉。老屠夫說,買排骨只挑大的就錯了,看到這3種堅決不買,肉販子就知道是經常買肉的行家,乖乖給你好排骨,不敢隨便糊弄。
【排骨的種類】
排骨分為4種,即小排、子排、大排、肋排。
小排是靠近豬肚子部位的排骨,適合蒸、炸、烤。子排是腹腔連接背脊部位的排骨,適合炸、烤、紅燒。大排是里脊和背脊連接部位的排骨,適合炸、鹵。肋排是胸腔的片狀排骨,適合蒸、炸、紅燒、烤等。
弄清楚了適合的做法,我們就能可以挑選排骨了。無論哪種排骨,遇到這3種,再便宜也不能要,不好吃,還浪費錢。
【3種排骨不能買】
1、顏色不正常的排骨
新鮮的排骨,骨頭里的血水是鮮紅的,肉是粉紅色的。有些排骨的顏色,是燈光照射的結果。
所以要把排骨拿到陽光下,或正常的燈光下看,如果顏色發(fā)暗、發(fā)黃,說明不新鮮了。要是顏色發(fā)白,說明是冷凍了很久后解凍的排骨。
2、不停冒水的排骨
有些排骨是比較新鮮,但不停地往外冒水,這就要注意了。如果只是表面濕潤,可能是解凍的冷凍排骨。要是一直往外冒水珠,八成是肉販子注了水,增加了重量,讓我們多掏錢,這種就不要買。
3、發(fā)粘發(fā)酸的排骨
正常的新鮮排骨,表面都是很干燥的,略帶濕潤。如果保存不當,比如長時間放在溫度高的環(huán)境里,就很容易滋生細菌,導致排骨發(fā)粘、發(fā)酸,這就是變質了,夏天經常發(fā)生這種情況。
一般肉販子會便宜賣掉,老屠夫告訴大家,再便宜也不能買,吃了會危害健康。
【買排骨的技巧】
如何挑選新鮮的排骨呢?老屠夫說,從顏色、手感、氣味來判斷就行了。
1、顏色
新鮮排骨的顏色鮮艷,在陽光下呈粉紅或淡紅色。如果在2種光線下顏色不一樣,那就說明排骨有問題,不能買。
2、手感
排骨的手感比較干燥,微微濕潤,彈性十足,都說明比較新鮮。如果是表面太濕,甚至是發(fā)粘了,說明排骨不新鮮。
3、氣味
新鮮排骨有淡淡的腥味,這是正常的,因為包含了血水。如果排骨聞起來腥味比較大,或是有酸味、臭味、刺激性氣味,就不是新鮮的排骨,
按照這個方法來買,就能買到新鮮優(yōu)質的排骨,保證不會被肉販子忽悠。
這篇文章對您有用嗎?如果覺得有用,請大家給我點贊、評論、轉、關注,讓更多的人都學到技巧,下次我會繼續(xù)給大家分享有用的美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