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guān)
導(dǎo)讀:由于 清朝時 歐美人士在中國最先接觸廣東地區(qū),也順理成章最先接觸 粵菜,
加上他們喜愛甜酸的口味,因此咕嚕肉深受他們歡迎。另一方面,廣東人亦是最早僑居 歐美地區(qū)的中國人,并于當(dāng)?shù)亻_設(shè)粵菜 餐館,更使咕嚕肉普及起來。現(xiàn)時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很多餐館,都有咕嚕肉的供應(yīng),通常會附送 白飯或 炒飯。
另一方面, 香港的酒樓、 茶餐廳及 快餐店等食店,咕嚕肉亦是一種很常見的菜式。
咕嚕肉的名稱有兩個傳說。第一個傳說指由于這道菜以甜酸汁烹調(diào),上菜時香氣四溢,令人禁不住「咕嚕咕嚕」地吞口水,因而得名。第二個傳說是指這道菜歷史悠久,故稱為「古老肉」,后諧音轉(zhuǎn)化成「咕嚕肉」。
五柳咕嚕肉
材料:
豬肉、雞蛋、鹽、自發(fā)粉、番茄醬、五柳菜
(豬肉最好是用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我有時候也會用前腿肉)
做法:
1、豬肉切成小方塊,放一點鹽腌拌一會;
2、磕進(jìn)一個雞蛋,拌勻;
3、自發(fā)粉加入適量清水,調(diào)成比較濃稠的面糊;
4、腌拌好的豬肉倒入面糊中,翻拌均勻,讓每塊肉都蘸上足夠的面糊;(本來應(yīng)該一塊一塊的去蘸面糊的,我貪快,就一股腦兒全放進(jìn)去啦)
5、燒熱一鍋油,油溫較高的時候放入肉塊(一塊一塊放,以免
粘連在一起),大火炸至定型后改小火炸熟;
6、肉塊表面微黃的時候,撈起肉塊,晾涼;
7、重新把油燒至大熱,倒入肉塊,大火復(fù)炸1分鐘左右,讓肉塊
更酥脆;
8、撈起肉塊,瀝油,晾涼;
9、鍋里留底油,放入3大勺番茄醬,炒出香味,倒入適量五柳菜,
翻炒均勻后關(guān)火(如果你買的番茄醬比較酸的話,可以加點白糖
調(diào)節(jié)一下味道);
10、倒入肉塊;
11、快速翻拌均勻,讓每塊肉都粘滿醬料即可出鍋;
12、酸甜美味的五柳咕嚕肉很是開胃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