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
端午節就要到了,往年吃的都是盒裝的粽子,這次我決定早點回農村老家,和外婆一起包粽子過節。很久沒有吃外婆包的粽子了,記得小時候,外婆包的粽子軟糯香甜,我一個人都能吃3個,外婆怕我不消化,只讓我吃2個。
包粽子的材料簡單,準備好糯米、粽葉、餡料即可。后山上長了很多箬竹,竹葉寬大,也叫箬葉,最適合當粽葉了。剛摘下來的粽葉很脆嫩,很容易折斷、破裂,不能直接包粽子。
外婆之前用的老粽葉,柔軟又光滑,包粽子不破裂、不漏米,怎么處理的呢?
昨天采摘完粽葉,沒有告訴外婆,我直接燒了一鍋開水,把粽葉放進水里煮。結果外婆說,明天重新摘吧,這不能用,包粽子會破。接著外婆告訴了我原因,原來煮粽葉不能用清水,這樣不柔軟,韌性差,一折就會破。
今天一早又上山摘了一些粽葉,外婆教了我正確的處理方式,除了清水,還要多放2樣調料,粽葉柔軟韌性好,不破裂。下面我把方法分享給大家,想自己包粽子的快收藏起來吧。
【煮粽葉】
準備新鮮粽葉、食鹽、蘇打粉、清水。
【處理方法】
1、用剪刀把新鮮粽葉的葉尖和葉柄剪掉,用清水沖洗干凈,放在淡鹽水里浸泡半小時。
2、煮鍋里倒入半鍋清水,大火燒開后加一勺食鹽、一勺蘇打粉,攪拌均勻后放入粽葉,再次煮開后就關火。
3、將粽葉撈出,放入冷水中浸泡半小時,粽葉就變得柔軟韌性好,顏色翠綠不發黃,包粽子不破裂。
處理粽葉的技巧
外婆煮了幾十年的粽葉,經驗豐富,她告訴我煮粽葉時要注意3點:
①煮之前用清水浸泡,粽葉浸泡一下,能吸收流失的水分,煮過后才更柔軟,不容易破。
②煮粽葉要用開水下鍋,不能用冷水。冷水煮的時間長,會流失大量的葉綠素,導致粽葉發黃。除了用清水,還要多放2樣調料,就是食鹽、蘇打粉。食鹽可以軟化植物纖維,讓粽葉變軟;食用堿能釋放粽葉的營養,防止葉綠素流失,粽葉會更綠更香更軟,韌性更強。
③粽葉煮的時間不宜過長,不然粽葉會變軟爛,沒有韌性,而且香味流失,再次煮開也就是2分鐘即可,粽葉又香又軟。煮好的粽葉放進冷水里浸泡,也可以提高粽葉的韌性,
粽葉如何保存?
如果采摘或買的粽葉比較多,一次用不完,要怎么保存呢?方法很簡單。
先把粽葉煮一下,撈出瀝干水分,然后疊放在一起,用保鮮膜包好,放進冰箱里冷凍就行了,放一年都不壞不變色。如果冷藏保存,可以放一周。下次使用時,用清水浸泡一下即可,就能包粽子了。
現在大家知道了吧,煮粽葉時不能只用清水,還需要多放2樣,就是食鹽、食用堿,能讓粽葉柔軟韌性好,香味濃,不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