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
買菠蘿時,很多人都認為葉子占重量,沒葉子最好,有葉子也挑少的、短的,所以會挑選短葉的菠蘿,這是錯誤的,這樣的菠蘿糖分不足,吃起來酸澀,口感差。到底該怎么挑菠蘿呢?今天和大家分享種菠蘿的果農的經驗,保證個個鮮甜多汁,一挑一個準。
【果農教你挑菠蘿】
1、看葉片
菠蘿的葉片和產地有關,日照時間長的地區,比如海南,這里的菠蘿葉片就長得很長。日照時間短的地區,比如廣西、廣東、福建、臺灣等地,菠蘿的葉片就短。
同時,日照長的話合成的糖分也多,吃起來更甜。反之,糖分少口感就比較酸澀。
2、看顏色
成熟后的菠蘿,顏色是金黃色或橘黃色,糖分高,味道好。如果帶有青色,說明菠蘿不夠成熟,糖分不夠,味道偏酸。
3、看大小
相對而言,個頭大的菠蘿,生長周期更長,成熟度更高,要比個頭小的菠蘿好吃,但菠蘿并不是越大越好。真正優質的菠蘿,個頭適中,不大不小,看起來“有點胖”,這樣的果肉比較細膩,味道較甜。矮粗的菠蘿果肉多,皮薄,鮮甜多汁。
4、看手感
手感能夠看出菠蘿的成熟度和新鮮成熟,挑選時建議用手捏一下。
新鮮成熟的菠蘿,手感是硬中帶軟的,很有彈性。如果捏起來非常硬,說明還沒長熟。要是捏起來非常軟,說明過于成熟,味道雖然甜,但會有一些發酵的酒味。
總結一下,買菠蘿時應該挑選葉子比較長、個頭適中、矮粗、捏起來硬中帶軟的菠蘿,果肉多、水分足,味道甜。
【吃菠蘿“扎嘴”怎么辦?】
菠蘿含有一種菠蘿蛋白酶,會對口腔產生刺激,所以吃菠蘿時總感覺“扎嘴”。外面的小販,都是把菠蘿泡在鹽水里,雖然能降低蛋白酶的活性,但并不能徹底解決“扎嘴”問題。下面教大家一個方法,保證菠蘿不扎嘴,味道更甜。
將菠蘿削皮后切成大塊,燒一鍋開水,加一勺鹽,倒入菠蘿塊煮2分鐘,撈出后沖洗干凈即可。
蛋白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100℃時就會失去活性,所以用開水煮菠蘿能徹底殺死蛋白酶,吃的時候就不會扎嘴了。加入食鹽是因為“咸能引甜”,突出菠蘿自身的甜味。
【廚師長有話說】
這個季節正是吃菠蘿的好時候,菠蘿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可以生食,也能做咕咾肉、挑選菠蘿時一定要看好,別為了省錢而挑短葉的,果肉少、味道算,不好吃反而浪費錢,應該挑長葉、短粗的菠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