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羽毛球如何降低手臂受傷風險?

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

  
羽毛球是一項很大眾的健身運動,也是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之一。打羽毛球能充分鍛煉人的四肢協調能力,反應能力,彈跳能力等,打羽毛球手臂最易于受傷的部位為肩關節、肘關節和腕關節。一般而言造成上述部位受傷的原因主要因為擊球姿勢的不正確和對所用器材的不當選擇。注意以下五個部分會對你有一定的幫助。

  
1、降低羽弦的張力(緊度):較松的球弦,可以提供更大的線床效應,能擊出速度更快、威力更大的球,同時傳遞的震動較少。

  
2、選擇甜區更大的拍形:所謂甜區,就是球拍面的最佳擊球區。當擊球點在甜區時能給你足夠的擊球威力、控球性、震動感很小,你會覺得很舒適。球拍的甜區較大,擊球時較不容易打到非甜區,所以震動的機會較少,受傷的機會也就較少。

  
3、檢查拍柄的大小:如果球拍的握把太小,當球沒有打到甜區時,球拍的扭力就較大,對手臂的傷害就越大。握把太大則手掌抓不牢球拍,容易疲勞。合適的大小應該是,正手握拍時無名指和大魚肌之間有約一個5-8mm的空隙。

  
4、檢查球拍的硬度:拍桿硬度大的球拍,要求球員在擊球時發出更大的力度,從而使手臂更容易疲勞也就更易于受傷。拍桿硬度小的球拍,球員不需要太多的力量就能擊出更有威力的球,降低了手臂的疲勞可能。目前的羽拍拍桿的平均硬度已比前幾年大為降低了。當然較軟的拍桿,對球的方向控制性是要差一點的。

  
5、注意擊球的姿勢是否正確:擊球姿勢的不正確是造成受傷的重要原因。如:擊球點過低、過后、擊球時側身不夠、甩動大臂擊球等等。多請教你身邊的高手,糾正你的錯誤。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0
分享
評論 搶沙發
luying的頭像-起舞食譜網

昵稱

取消
昵稱表情代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