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
材料:
面粉140g、酵母2.5cc、水70g、苦蕎粉不到40g
做法:
1、面粉、鹽、酵母和水混合揉勻后在溫暖處發酵到體積膨脹至2-3倍;
2、發好的面團一邊排氣一邊分次撒一些干苦蕎粉揉進面團;
3、苦蕎粉一點一點的加,加在面團表面或者面盆底部,然后盡力揉進面團;
4、苦蕎粉的份量不要超過面粉的1/4,靠顏色觀察判斷一般就是揉到面團整體略黃就可以了,然后在案板上使勁兒揉一會兒,保證粉面混合均勻;
5、揉好的面團在溫暖處二次發酵至兩倍大,我一般是晚上揉面,然后放冰箱里二次發酵過夜,第二天做早餐時直接用;
6、二發完成的苦蕎面團搟成一個四方大薄片,表面抹香油,撒些椒鹽(可換成五香粉、蔥花鹽、香豆粉等其他你習慣的口味)涂抹均勻;
p
7、將面片卷起,卷的層多花卷層次就多些;
8、將卷好的面團卷切割成長度一致的小段,也可以在這時稍微放置松馳幾分鐘方便后面拉扯;
9、再將切割好的面團段兩兩疊放,用筷子在中間橫著壓一道輒;
10、輕輕拿住面團的兩端,由著勁兒的向兩端輕輕拉長;
11、拿住面團的兩手相互往反方向扭轉后將面團兩端在底部黏合;
12、整理表面扭出的層次,放置于蒸籠或蒸盤,在鍋中略醒十來分鐘;
13、夏天醒著的花卷生胚很快又會長大,大火燒開水,水開后轉中火蒸十五分鐘左右,關火捂3分鐘,即可開蓋食用。
小貼士:
1、苦蕎是保健食材,但生苦蕎粉很苦,做主食時只能部分加入,太多口味不好;
2、不用戧面法也可以做這款花卷,第一步把苦蕎粉和面粉一起混合就好,苦蕎粉的比例占1/4以內即可,但是口感和戧面的不同;
3、口味可以不做成椒鹽的,五香,蔥香,咖喱啥的,只要你喜歡都可以,記得撒香料時要抹油,否則花卷就沒有層次了;
4、因為后期要加干苦蕎粉,前期白面團可以揉的軟和一點兒,水粉比例僅供參考,面粉不同吸水量不完全一樣,不要揉成搟面條用的那種很硬的面團就好;
5、后期干粉不要一次揉進去,一點一點加更容易操作。如果做戧面饅頭,后來加干面粉時可以加到很高的比例,但是我較著花卷還是比饅頭喧軟一些好,加上苦蕎粉加多了味道不好,所以我后面加入的苦蕎粉都不會太多,以顏色剛剛達到均勻的黃色為準,這個分量保證成品上色,味道香而不苦。
今天這款主食有兩個特點:
一是這是一款非常健康的家庭保健主食,因為加入了號稱“五谷之王”的苦蕎粉。四川這邊苦蕎茶還挺常見的,外地朋友來也常常作為特產買些回去,都是圖個保健效果。苦蕎粉是苦蕎為原料制成的,苦蕎本身高于常規谷物的高營養價值暫且不說,關鍵是它的保健功效很適合三高人群,糖尿病人士,腸胃病患者以及想減肥或者喝酒較多的人群。經常在主食里摻一點苦蕎粉,我想對家庭養生應該是個好事。
二是巧妙的運用了戧面法,既增加了口感,還使加入苦蕎粉的主食香而不苦。
先說說戧面法是啥子意思呢,這是北方做饅頭的時候常用的一種方法,面團先發好,然后再慢慢揉些干粉進去,這樣做出的饅頭口感會很筋道,吃慣了這種饅頭的人再吃那種用泡打粉輔助做的無比松軟孔隙又大的饅頭,會覺得很不實在,也吃不習慣。
再說說為什么用了戧面法苦蕎主食香而不苦。四川有苦蕎產地,以前經常吃一些苦蕎點心,甜甜的,一點沒發現它苦;后來自己也用苦蕎粉做過主食,包子花卷饅頭都做過,吃著還有股特別的香味兒,也沒發現苦。結果有一回做香蔥蘇打餅干,苦蕎粉和低粉一比一配的,餅干做出來外形很好,聞著也老香了,結果一入口……我的媽呀,是真苦。我趕緊嘗了口生苦蕎粉(我是多么后知后覺,用了這么久,還是第一次嘗生粉),原來苦蕎苦蕎,真的是苦的啊……我就回憶那我怎么以前做的苦蕎主食都沒發現苦呢,一想,以前我都是把苦蕎粉后來揉進面里,比例不多,恰好取了苦蕎的香氣和顏色,但整體味道一點也嘗不出苦了。同理,超市賣的苦蕎制品嘗不出苦味,除了糖或者甜味劑較多,也不是用純苦蕎粉的,稍微一看配料表,苦蕎粉占得比例都不會太高。
#p#分頁標題#e#
當然如果只是保持口味不苦,一次揉面法也可以做苦蕎主食,苦蕎粉比例不高于1/4就行,但是口感上和戧面法的又不一樣,按自己的喜好選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