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貫煎”是一個好方子

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

“一貫煎”是一個好方子

魏玉璜“一貫煎”瑣談

作者/俞大祥

魏玉璜,名之繡,別號柳洲,清·浙東錢塘人;年少時孤貧,在街市操作自給;繼而執業質肆凡二十年,晝間忙于所職,夜則篝燈讀書。取法于浙東高鼓峰、呂晚邨、董廢翁諸人。久之豁然貫通,擅治內傷諸病,輒有奇效。對明代江瑤父子所編《名醫類案》深有研究,且為之重訂。后更鼓其余勇,集錄清初以前名醫治驗病案,參以己見而成《續名醫類案》三十六卷。世間所傳《柳洲醫話》,系數十年后(咸豐年間)王孟英所輯,非其本人著作。

一貫煎首見于《續明醫類案·心胃痛門》高鼓峰、呂東莊二例胃痛治驗的按語中。魏氏說“高呂二案,持論略同,而俱用滋水生肝飲,予早年亦嘗用此,卻不甚應,乃自創一方,名一貫煎,用北沙參、麥冬、地黃、當歸、杞子、川楝六味出入加減,投之應如桴鼓??诳嘣镎?,加酒連尤佳。可統治脅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后為王孟英稱賞而輯入《柳洲醫話》,有謂出自《柳洲醫話》者,可知非是。

清·桐鄉陸定圃《冷廬醫話·肝病》云:“趙養葵《醫貫》,徐靈胎砭之是矣。然觀其治木郁之法,先用逍遙散,繼用六味地黃湯加柴胡、白芍以滋腎水,俾水能生木。此實開高鼓峰滋水生肝飲之法門。再傳而魏玉璜之治脅痛用一貫煎……法益詳備,學者不可忘其所自來也?!标懯现f,亦證明本方是從趙、高二氏發展而來。觀其組方,首先繼承了高氏“滋水以育肝體”的薪傳,繼則更有“養金以制肝用”的創新,左輔右弼,較前尤為完備,可謂青出于藍。

“一貫”兩字本指一理貫串萬物而言。《論語·里仁》云:“吾道一以貫之?!蔽菏险J為此方立法遣藥,本藏府制化之理,如環相貫,故名一貫煎。

魏氏制用“一貫煎”的依據主要是:

1.肝為萬病之賊:魏氏強調“肝為萬病之賊”,認為內傷諸病之本,皆在乎肝。其云:“肝木為龍,龍之變化莫測,其于病也亦然,明者遇內傷癥,但求得其本,則其標可按籍而稽矣?!辈⒄f這是“天地古今未泄之秘”,是“臨癥數十年乃始獲之”的寶貴經驗。王孟英對此亦推崇倍至,謂“外感由肺而入,內傷從肝而起,魏氏長于內傷,此言先得我心”。無怪魏氏一貫煎信用之廣。

2.治肝須用補,補肝須柔潤:明清之季,浙東名醫趙養葵、高鼓峰等,治病皆主護正。魏氏受其熏陶于先,復宗葉天士柔肝于后,倡言“治肝須用補,補肝須柔潤,大劑滋補則津液充而木自柔”。而且力斥“肝無補法”之非,謂“肝無補法四字,遂使千萬生靈,含冤宗壤”。

一貫煎藥用地黃、杞子滋水以育肝體;沙參、麥冬養金以制肝用;當歸辛香善走、補血活血;川楝泄肝通絡、條達氣機。全方總以腎為肝母、滋水即能生木,以柔其剛悍之性;肺能克肝而本主治節,養金所以制木,以平其逆動作亂??梢娸^四明高鼓峰,單從滋水生肝為尤勝一籌。陸定圃所謂“法益詳備”,殆即指此而言。目前中醫學院《方劑學》教材,對一貫煎方義解說,猶停留于滋養肝腎一隅,未能將“養金制木”(肺主治節)表而彰之。

近人張山雷謂“此方原為肝腎陰傷,津液枯涸,血燥氣滯,變生諸病設法”,臨床皆以舌紅少苔,咽嗌干燥,脈弦虛大為辨證要點。本人經驗,部分病人已有明顯燥熱主訴或體征者,可不必強求舌象,用之即有顯效。例如病人主訴食道或胃部有灼熱感,照光患者出現燥熱損津傷陰征象,即使舌象不紅,亦可放膽用之。手術后邪熱稽留,用本湯加大量石斛,往往能獲滿意效果,亦不必擔心戀邪。

本方加減,可因兼證而異,如郁火亢盛,加黃連;脾胃陰虛,加石斛、薏仁;虛熱汗多,加地骨皮;照光傷陰,加金石斛、鮮蘆根;術后熱戀,加大量金石斛(鮮楓斛尤佳);胸脅硬痛,加鱉甲、牡蠣、生麥芽;夜不安寐,加小麥、棗仁;大便秘結,加瓜蔞仁;膽道疾患,早晚加服白金丸,每次一克;窒悶膩膈,加生大麥芽。

治肝郁之法,肇端于《金匱》半夏厚樸湯,以治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其后疏肝解郁法之運用,逐有發展。及宋一代,未免濫用香燥,朱丹溪《局方發揮》雖力矯其弊,然其所合越鞠丸仍偏辛燥,故薛立齋改以加味逍遙散、六味丸治郁,彌其不足。明末高鼓峰宗趙養葵護正之法,立滋水生肝飲以治肝血不足、陰虛火炎之肝胃疾患,獲得良效。數十年后魏氏通過實踐,復創“養金之法”熔于一爐,制訂一貫煎,其效更捷,而應用益廣。


一貫煎的臨床應用

作者/錢天相、張春濤

一貫煎由北沙參、麥冬、當歸、地黃、杞子、川楝子六味組成,系清魏玉璜所創制,以治療肝陰不足而致胸脅疼痛、吞酸、吐酸、疝瘕等的方劑。在臨床應用中,只要加減得宜,不但治療范圍廣泛,而且效果極佳。茲舉治驗案數則于下,以資佐證。

一、腎性高血壓

許XX,男,39歲。1978年3月診。

患腎小球性腎炎、腎性高血壓已8月余,經中西醫治療,浮腫、腰酸、便溏、畏寒等證已除,唯血壓長期波動于170?190/100~110mmHg,尿蛋白時有時無?,F常覺頭昏目眩,口干舌燥,手足心熱。舌質紅、苔薄黃而干,脈弦細。

處方:生地黃、北沙參、杞子、麥冬、當歸,菊花各9克,龜板、牡蠣、牛膝、鉤藤(后下)各12克,決明子、桑寄生各15克。服七劑,自覺癥狀明顯好轉,血壓降為160/100mmHg。

二診時上方加夏枯草、益母草各15克,再服七劑,血壓降為136/94mmHg。按原意略事加減,共服四十余劑,尿蛋白陰性,血壓穩定于140/90mmHg以下,參加體力勞動。追訪三年,血壓正常。

按:患者前服之方,類多真武、五苓,病初原合病機。但久服不免暗耗腎陰,導致水不涵木,虛陽上亢,血壓持續升高。今以本方滋養肝腎之陰,俾陰復陽潛,則血壓自平。

二、慢性胃炎

馬X,男,54歲,中學教師。

患胃脘痛十余年,每遇冷或勞累后輒發。曾在某醫院作胃部X線鋇透攝片提示胃竇炎,纖維胃鏡檢查,提示萎縮性胃炎;胃液分析:提示胃酸減少。近來脘部痛引脅肋,伴嘈雜、口干、納減、心煩、失眠、形體消瘦,苔薄花剝,舌邊尖紅,脈弦虛數,此胃病日久,土虛木賊,氣滯作痛,郁熱傷陰。治擬柔肝養胃,理氣止痛,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加減。

處方:生地黃15克、北沙參12克、麥冬9克、太子參15克、石斛12克、川楝子9克、延胡索9克、蒲公英30克,拔葜15克,烏梅6克、川連3克、生白芍12克、炙甘草3克。

上方連服月余,疼痛顯減,口干、舌紅漸除。原方去延胡索加陳皮,易太子參為黨參,續服一月,疼痛消失,觀察年余未再復發。二年后胃部鋇餐復查,未見器質性病變;胃鏡復查,胃粘膜大致正常,少量紅白相間,提示,淺表性胃炎。

按:此型胃病臨床頗為多見,且據現代醫學報導,遷延不愈“有癌變之可能”。而一貫煎加減則是此型胃病的最佳選方。方中地黃、沙參、麥冬、石斛功能柔肝養胃;川楝、延胡疏肝理氣、散瘀止痛;蒲公英、拔葜、川連清解肝胃之郁熱,以達消炎防癌之目的;入烏梅、白芍、甘草“酸甘化陰”,既增加胃酸,又斂肝氣之橫逆而緩急止痛。筆者經驗服用此方只要持之以恒,多有顯效。

三、美尼爾氏綜合征

嚴XX,女,36歲。1977年10月診。

患美尼爾氏綜合征四年余,近因養蠶期工作勞累、睡臥不足,而突然頭暈,視物旋轉,身如坐舟中,伴耳鳴、干嘔、心煩、口干、面紅,大便三日未解。舌質紅,脈細數。

處方:生熟地、北沙參、麥冬、當歸、杞子,白芍各9克、菊花、白蒺藜、石決明各12克,煅龍牡(各)15克,服2劑,眩暈停止,恢復勞動。

按:中醫有“無虛不作?!敝摗1纠I陰虧,不足供養腦髓而暈;肝陰虛,不足供養目竅而眩。證屬水不涵木,陰虛陽亢,故以一貫煎加龍、牡之類育陰潛陽,藥中病機而愈。

四、經閉

丁X,女,28歲,1978年7月診。

—年前開始經汛延期、量少,經行時腹痛喜按。

自3月上旬行經后,至今已4個月未來潮。自覺頭暈目眩,口干咽燥,腰酸膝軟,兩脅脹痛,心煩易怒,少寐多夢。舌質紅、苔薄黃而燥、中有裂痕,脈弦細略數。

處方:生熟地、北沙參、麥冬、當歸、杞子、川楝子、丹皮,白芍各9克,龜板15克。服七劑經行,惟量少。原方略事加減,共服廿七劑,經汛應期而下。

按:肝腎陰虧,血海不盈,則經血不潮。今按“乙癸同源”之理,用一貫煎加減,滋腎涵肝,養血通經則經期正常而至。

五、帶下

沈XX,女,46歲。1970年1月診。

帶下綿綿,赤白混雜,粘稠易怒,胸脅滿悶,口干喜飲,干咳痰少,手足心微熱。舌紅少苔,脈弦細無力。

處方:北沙參、麥冬、當歸、生地、杞子、川楝子、旱蓮草、白芍、黃柏、山梔、車前子、女貞子各9克。服五劑,帶下止。

二診時去黃柏、山梔、車前子,加龜板15克,再服五劑諸證消失。隨訪二年未復發。

按:此例帶下遷延日久,脈證合參,屬陰虛木旺使然。治宜柔潤滋清,故以一貫煎加清熱利濕之品,使其滋陰而不留濕,利濕而不傷陰,見效頗速。

六、婦女更年期綜合征

朱X,女,51歲,會計。

經水或三月一行,或量多如崩,歷時三年。伴心煩、失眠、易怒,口干渴飲,頭昏頭痛,脅肋撐脹,腰膝痠軟,舌紅少苔,脈細弦數,血壓150/100mmHg。治擬一貫煎合甘麥大棗湯加減。

處方:生地黃15克、甘杞子12克、當歸9克、川楝子9克、知母9克、旱蓮草15克、白芍9克、白蒺藜9克、菊花9克、杜仲12克、炙甘草9克、紅棗6枚、淮小麥30克。

投藥二十余劑,血壓130/90毫米汞柱。諸證若失。

按:女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出現經水紊亂、頭昏、心煩、失眠諸證,屬西醫所稱之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用一貫煎合甘麥大棗湯加減有極佳療效。方中知母一味,不但能清熱瀉火、滋陰潤燥,且有明顯的鎮靜、安神、止痛作用。

七、遷延型肝炎

劉XX,女,35歲,水泥制品廠工人。

肝痛遷延多年,近來肝區疼痛較甚,形瘦神疲,眼眶晦暗,納谷不香,時見肌衄、齒衄,午后低熱。面部有“毛擴”現象,左耳后,頸、肩部各有蜘蛛痣一枚,并見“肝掌”,口干,舌紫絳、碎裂,脈細弦。

檢査血常規:紅細胞300萬/立方毫米;白細胞4200/立方毫米;血小板6萬/立方毫米。肝功能,SGPT62u,TTT12u,TFT++,ZnTT32u,白蛋白(A):2.3克,球蛋白(G):3.2克。免疫球蛋白,IgG:1700mg%,IgA:90mg%,IgM:252mg%。HBsAg:1:128。超聲波:肝上界第6肋間,肋下未及,脾肋下2公分,密集微小波、低小波、結節波,腹水(-)。

處方:生地黃、北沙參、太子參各15克,甘杞子、白芍各12克,旱蓮草30克,川楝子、丹皮、參、柴、延胡各9克,炙甘草6克。

服藥一月后,低熱凈,衄血止,肝痛減,舌干絳好轉,但仍感乏力,腰膝酸軟。

肝功能復查:SGPT正常,TTT9u,TFT+,ZnTT25u,A/G:2.8/3.2。

前方去丹皮、柴、延胡,酌加健脾軟堅之品,續服兩月,精神佳,食欲增,肝掌隱退,已參加輕工作。肝功能復查:SGPT正常,TTT7u,TFT+,ZnTT21u,A/G為3.5/3.3,HBsAg1:32。

按:乙型肝炎遷延不愈,往往發展為肝硬化。筆者從診治中發現,慢活肝一肝硬化,多呈肝腎兩虛型,以一貫煎加減守方調治??墒盏綕M意效果。

——END——

⊙版權聲明:文章選自中醫書友會,如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佩蘭

⊙運營編號:YNZY0003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0
分享
評論 搶沙發
luying的頭像-起舞食譜網

昵稱

取消
昵稱表情代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