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
年底了,各家各戶都開始采買年貨了,各種肉都少不了,五花肉、羊腿、牛腱子肉等,每年我都會趁早買,不然越晚越貴。
醬牛肉是年夜飯上少不了的下酒菜,熟食店賣得太貴,1斤差不多一百元了,還是自己買牛腱子肉鹵比較劃算。牛腱子肉就是牛大腿上的肌肉,有肉膜包裹,內有筋,所以口感比較筋道,最適合做鹵味。
牛腱子肉有前腱、后腱之分,雖然筋肉都有花形,但口感上還是有區別的,買哪種好呢?
很多人都知道買牛腱肉,但不會區分前后腱,下面我就和大家說說它們的區別,經常買牛腱肉的快收藏起來吧。
前腱VS后腱
1、部位
前腱就是牛2條前腿上的肌肉,而后腱是2條后腿上的肌肉,部位不同,肉質也不同。
2、肉質
前腱的運動量少,肥瘦相間,肉質細膩鮮嫩,但筋膜更多一些。后腿主要起支撐作用,所以后腱無時無刻不在運動,所以后腱肉偏瘦,比較緊實,筋膜少一些,口感更加筋道,
3、做法
由于肉質的不同,前腱和后腱的做法也有區別。前腱肉肥瘦相間,適合做燉菜、鹵味。后腱比較瘦,脂肪少,更適合做醬牛肉。
前腱又叫三花腱,而后腱又叫五花腱,筋比三花腱更多,紋路也更加明顯,口感脆爽彈牙。
現在大家知道了吧,雖然都是腱子肉,前腱和后腱的區別還是很大的,購買時怎么分辨呢?下面和大家分享老屠夫的技巧,注意2點,即脂肪和筋膜。脂肪多、筋膜多的就是前腱,而筋膜少、脂肪少的是后腱。
哪種腱子肉好?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前腱和后腱的口感、做法都不同,所以不能說哪個好,只能說哪個更適合,買對了才好吃。
后腱子肉的肉質緊實,用其它做法做出來的口感又老又硬,最適合的做法就是做醬牛肉,口感酥爛更好吃。
前腱子肉的肉質鮮嫩,適合的做法很多,比如煎炒、燉菜、燒烤等。
【醬牛肉的技巧】
醬牛肉怎么做,記住“三泡三醬”,保證牛肉酥爛又入味,更好吃。
1、買一些牛腱子肉,洗干凈后放入清水中,浸泡至少4個小時,半小時換一次水,泡出肉里的血水,能有效去除腥味。
2、牛肉泡出血水后,撈出瀝干水分,再加入適量醬油,浸泡4小時,2小時放一次面。
3、將牛肉和醬油倒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沒過牛肉即可,加入香料包、甜面醬、干黃醬,攪拌均勻后開大火煮開,小火煮1.5個小時,筷子能扎進肉里就關火。
4、將牛肉放在湯汁里浸泡4小時,即可撈出食用。
做醬牛肉,要牢記3泡——“清水泡,醬油泡、湯汁泡”,3醬——“醬油、干黃醬、甜面醬”,保證口感酥爛,咸香入味。
這篇文章對您有用嗎?如果覺得有用,請大家給我點贊、評論、轉、關注,讓更多的人都學到技巧,下次我會繼續給大家分享有用的美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