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將出山,卜卦換盤纏,卜金您隨緣,不隨有何關
廣式白切雞的做法:
備用食材:走地雞1只,生姜100克,蔥1根,食鹽少許,鮮味生抽2勺;
制作過程:第一步,一只走地雞,清理干凈后,約為2斤半左右,準備一口比較深的鍋,在鍋中添上水,將水燒開,用手提著雞頭,將雞身放進開水鍋中;
第二步,待雞腹腔中充滿水后,將雞提起,此為“一提”,將腹腔內的水流出,輕輕抖一抖,重復泡雞、提雞三次,每次泡雞的時間約為10秒鐘便可;
第三步,三次提雞泡雞做好后,將雞全身放入鍋中,用小火,加上鍋蓋燜煮8分鐘,撈出抖一抖水,再次浸泡燜煮8分鐘,雞肉就完全熟了;
第四步,煮熟的雞肉放入在事先準備好的冰水中,浸泡至完全變涼,這個過程中準備蘸料,生姜削去皮,磨成姜蓉,香蔥切碎丁,蔥姜放入一個小碗中;
第五步,加上一小勺食鹽,在炒鍋中添上少許食用油,燒至冒煙,澆在姜蓉上,蘸料便做好了,待雞肉涼透后,斬成塊,擺放在盤中,蘸料吃特美味。
小編總結:粵菜大廚做白切雞,并非是將雞煮熟,而是泡熟,需要經過“3提3泡”,這樣處理的白切雞才會更加鮮嫩,不會出現夾生或者是有血腥的情況,這也是白切雞能受到當地人喜歡的原因,廣式白切雞在家做雖說比較復雜,但卻容易上手,白切雞更適合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吃,口感清淡,吃多了也不擔心會上火,白切雞可以保證雞肉細嫩爽滑,不柴也不腥,喜歡吃雞肉可以多學習幾種不同的做法,隨手做更能享受到不同的美味。
烹飪小技巧:
1、水一定要多,保證整只雞可以完全浸泡在水中,記得三提三泡的時候,需要用手提著雞頭,待最后燜煮浸泡的時候才可完全放入鍋中,三次浸泡的時間,分別為6秒、10秒、10秒,當然了大家也可以根據個人喜歡的程度適當增加或者是減少時間;
2、因為每只雞的大小都不同,建議大家靈活變換,不需要太過拘束,喜歡更熟一點的可以適當延長時間,但記得時間不可以太長了,避免雞肉變老;
3、雞肉變熟后,記得一定要用冰水快速浸涼,可以多換幾次水,讓雞肉迅速涼透,雞肉的口感才會更加細嫩爽滑,蘸料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做,如果要做姜蓉,記得一定要用熱油澆,可以激發出香味,這是好吃的關鍵。
如果你認為白切雞的這個做法還不錯,歡迎將其收藏起來學習,或者是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